缩略图

国有企业工程结算审计的质量提升策略

作者

侍华峰 李畅

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153 2.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6

摘要:国有企业工程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约投资资金、减少廉洁风险、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提升等方面作用巨大。面对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家“稳经济”举措有力部署的新形势,国有企业原有的工程审计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本文立足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工作新要求,着重分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在工作内涵、信息化运用、境外项目开展、内外审协同机制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并从完善相关机制和实务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改善国有企业工程审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 工程审计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快形成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审计署办公厅在《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重要性愈发突出,内部审计在助力国有企业防范风险、防错纠弊、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工作的一般特点分析

1.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具有行业惯性和专业广泛性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业务涉及军工、能源、金融、化工、机械、电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不同行业工程建设往往在施工内容、施工工法、施工申报手续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一性质也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具有一定行业惯性。而同一国有企业内部,工程建设内容和施工地点跨度同样很大,施工内容往往涵盖了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装饰工程、加固修缮、水电安装等具体专业。随着国家对外合作的加强,国家“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具有以国内为主,分布全球的特点。工程项目的专业涉及多、地点分布广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具有专业广泛性的特点。

2.内外审结合的工程审计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受限于编制等因素影响,从业人数相对较少,加上内部审计部门还要承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完成内外部交办的各项专项审计和管理任务,工作繁重。因此国有企业通常采用内外审相结合的工程审计模式,有效节省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将内部审计力量更好的投入到其它内部审计任务中去。此外,因为建设工程具有专业广泛性特点,所以采用内外审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弥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局限性。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程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造价审核已逐渐无法满足新形式下对于工程审计的要求

从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始,到2018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在新形势下,国家及内部审计协会都赋予了内部审计更高的职责和定位,同时也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2015),对健全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实现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对重大决策部署、投资项目、重要专项资金要开展跟踪审计。

2.工程审计信息化手段和运用能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使命,行稳致远的关键之一在于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手段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作用明显,在工程审计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多项研究建议通过加强工程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审计效率:饶凤娟等学者建议通过建立项目数据库的形式,及时掌握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对称信息,以提高审计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以BIM技术为代表的工程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工程项目领域已经小有规模,但在工程审计领域中运用BIM技术依然处于摸索试点阶段。现阶段BIM技术距离新时期下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扩大审计覆盖面、实现审计全覆盖方面有诸多益处。基于BIM的审计技术方法在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可以较好的破解工程审计遇到的难题。例如在未借助BIM技术时,审计人员对设计质量的审计是相当困难的,但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查、3D展示等更能,审计人员对设计质量会有直观的判断,从而覆盖对设计质量的审计。

3.境外工程项目审计能力和咨询服务职能需要提高

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收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策略之一。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合作和竞争局面发生巨大变化,“走出去”战略无论在深度和频率上都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研究表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在面对国际经贸摩擦时争取的国际话语权能力不强,需要采取措施尽快改善。

由于海外国家国情与政策和国内相差很大,国有企业境外工程项目面临着社会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同业竞争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工程项目中不乏亏损案例,例如中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上马失前蹄,在18公里的轻轨线上比沙特公司报价低了40%从而中标,由于中铁建对该项目的采购模式、征地情况、气候和运输条件、工期要求没有做好准备,导致该项目造成了大额亏损,该项目也直接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境外工程项目的审计能力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四、相关建议

1.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把握新形势下工程审计的工作内涵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明确工程审计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促进体制改革,推进廉政建设,规范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使命与担当。要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相关社会审计机构关于新形式下工程审计的培训与学习,纠正工程审计等同于造价审核的错误观念,强化审计人员关于工程审计在工程领域规范管理、化解风险的意识。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特点,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工程审计制度和流程,明确工程审计在项目策划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重点关注事项;明确在督促建设部门按程序履行、正确履行职权、提高内部管理,监督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内容,协调管理社会审计事务所等方面的具体职责。

2.不断提高工程审计信息化运用能力

在以BIM技术为代表的工程信息化软件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及审计领域推广使用已是必然趋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趋势,不断学习、了解、掌握最新的工程审计技术,积极完善知识结构,努力培养相关专业技能,综合利用BIM、大数据等工程审计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工程审计方法,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有步骤、有节奏的把BIM技术和相关技术手段引入到国有企业工程审计工作中。

3.联动境内外多方资源,强化境外项目审计服务职能

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下,国有企业境外工程涉及各个国家、建设单位和投资人等多方利益,国有企业仅依靠内部审计力量对境外工程项目实施审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刘丽娟,2018:BIM在工程审计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

2.饶凤娟,2011:多措并举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J],审计与理财(10),P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