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景观施工图设计管理策略--以滨水景观项目为例

作者

何娟

江苏省仁智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东台市串场河城市段景观及沿线重要节点提升设计项目一标段为例,探讨了城市景观施工图设计管理的策略。通过对项目概况、基地解读、设计构思、方案设计以及专项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在滨水景观项目中,施工图设计管理应注重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人群需求、突出文化特色、遵循设计原则以及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等要点。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滨水景观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城市景观;施工图设计;管理策略

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施工图设计是将景观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后期运营。因此,加强城市景观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对于确保滨水景观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一、项目概况与区位分析

东台市串场河城市段景观及沿线重要节点提升设计项目涵盖了串场河东台段的多个关键区域,旨在通过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促进生态与文化的协调发展。该项目不仅关注河流本身的治理,还涉及到周边区域的规划与设计,以实现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项目的区位分析显示,设计范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段落一位于北至G204,南至北海西路的区域;段落二则从海大口子起,南至海道桥。这两部分的总长度约为7公里,总面积为47.5万平方米(合713亩),涵盖从富安镇到五烈镇等多个重要城镇和社区。

二、设计与文化融合策略

(一)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呼应

建筑设计深入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运用了本土的象征元素和符号[1]。在建筑设计中,外墙装饰汲取了地方传统元素,以暖色系为基调,创造出宜人的亲和感。项目巧妙地采用了地方特有的石材和木料,既凸显本土风情,又彰显了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承诺。本地传统建筑普遍采用坚固的石材奠基,流露出稳固和庄重的气息;木质元素的融入则为整体增添了一份温馨与自然的韵味。这种创新性地使用传统材料,兼顾了弘扬地方特色与满足现代建筑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严苛标准。

(二)空间布局与文化活动的结合

空间设计巧妙融合了本地文化活动的需求[2]。我们设立了一个专用的文化广场,旨在定期举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秀。广场周遭点缀着各类体现地方风情的商店,如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小吃铺,营造出一个让游客和市民深度体验本地文化的平台。春节期间,文化广场有盛大的庙会,包括精彩绝伦的舞龙舞狮和花灯展示;而日常里,更有定期的地方戏曲和杂技民俗表演轮番献艺。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充实了日常生活,还为本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舞台。

(三)景观设计与文化内涵的表达

景观设计深度融入文化元素,如选植象征意义的植物,构建文化主题雕塑,旨在塑造富含历史积淀的景观空间。园区内栽植了寓意吉祥的桂花树,配以展现地方历史人物或传奇故事的雕塑群,观赏美景的浸润于深厚的文化气息中。空气中飘溢着桂花的馥郁馨香,如诗般述说着积淀的岁月故事;生动逼真的雕塑则生动还原了历史名人的风采与神秘传说场景,激发人们对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深深理解和感动。

三、交通与功能布局优化

(一)优化路网布局设计

为确保交通安全并优化交通效率,我们对项目内的交通布局进行了详尽设计。实现了人行道与车行道的明确划分,有效降低了人车混行的现象。设计了多条出入口,既便于车辆流畅进出,也确保行人通行便捷,从而有效防止了交通堵塞。在停车场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车辆停放需求,配备了充足的停车位,并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升停车效率。如,智能系统在高峰期能有效导向车辆迅速找到可用车位,缩短道路停留,而在非繁忙时段,车位可根据需求转换为临时活动区域或绿化地带,提升空间效率。

(二)明确划分功能区

根据不同功能模块的需求,对项目进行区域划分。如商业区、各区域功能明确,专为居民和休闲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商业区域位于交通四通八达的地带,便于吸引消费人群;住宅区以宁静舒适为主,远离繁华市区的噪音;而休闲区域精心选址于风光宜人的地区,致力于打造人们的休闲放松空间。商业区集成了先进的购物商场和超市,内含丰富的餐饮和娱乐选择,实现了一站式消费体验。相反,住宅区则精心设计,配有景观花园、儿童乐园和健身区域,致力于打造宜居的生活空间。

(三)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

项目内公设均匀布局,旨在全面满足居民与游客的各类需求。如公共卫生间、各区域均设有充足且易于寻找的垃圾桶和休息座椅。此外,我们特别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方便残障人士顺畅使用。公厕配备了智能清洁与管理系统,始终保持极佳卫生标准。垃圾桶采用感应开启设计,便利了垃圾投放,同时保持环境整洁。座椅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工学,确保休息的舒适性。

四、智能化与科技应用

(一)智能安防系统

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等。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分析软件,实现对项目内人员和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识别[3]。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入侵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自动向安保人员发送警报。

(二)智能照明系统

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光线和时间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在白天光线充足时,自动降低灯光亮度。在夜晚或光线较暗时,自动开启并调整到合适的亮度。还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远程控制灯光,实现个性化的照明需求。

五、投资估算与经济技术指标

(一)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10.858亿元人民币,用于串场河景观带启动区的建设,覆盖长5.3公里的区域,设计主题为“蓝绿交织、公园城市”。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打造、智能化系统的安装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方面。在土地购置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以确保项目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管网等的铺设,为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景观打造则注重生态与美观的结合,通过种植丰富的植物、营造多样的水体景观等,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则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经济技术指标

虽然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没有详细列出,但可以推测,该指标体系会涵盖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分析、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周期内的经济效益预测等,以确保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对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可以评估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成本效益分析则有助于比较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判断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能够反映资金的利用效果,为优化资金配置提供依据;而项目周期内的经济效益预测则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帮助判断项目是否能够在长期内持续创造经济效益。

结束语:

城市景观施工图设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美学呈现,更关乎生态平衡、文化传承与社会福祉。以东台市串场河项目为例,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有效指导设计与施工过程,最终打造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滨水景观。

参考文献:

[1] 曹文状.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策略研究——以襄阳月亮湾公园为例[J].居业, 2023(1):113-115.

[2] 马楠,刘勇,李姝洁.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发展研究 ——以无锡某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 2022,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