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路径研究
赵佳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内蒙古 通辽 028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了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互动、富有启发性的高中政治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和促进,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充分尊重和培养。如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让每一堂课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责任和追求。
一、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意义分析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反思来获取知识,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主动探索、主动表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高中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在民主社会中,公民素养包括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解、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高效课堂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政治原理和公民责任。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还能够激发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和参与。通过高效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学会理性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高中政治课堂构建策略
(一)丰富教学资源,打造趣味课堂
想要打造出真正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师可以从课堂资源方面入手,通过网络来找寻各种对教学有帮助的资源来让课堂更加鲜活更加有趣。由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文字,并且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就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抽象难懂,学习兴趣缺失。因此,教师就可以试着用网络资源的填充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所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图像等,给学生以多种感官上的刺激,激起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最近的时政热点新闻,结合时政分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与文化多样性,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时政材料,拓展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布置“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项目任务,让学生上网调查相关资料,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分析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并基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视角,探究如何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树立文化自信。
(二)小组合作探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就案例中的不同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2]。在选择具体案例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时事热点,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历史事件、政治决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案例。以《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作为具体案例,该案例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变革,对学生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教师结合案例中的政策变化、社会影响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革。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展开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就改革前后的政策内容、影响因素、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和观点,教师需要安排学生从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分析讨论完毕后,教师对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突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教师适当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并就案例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使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启发。
(三)创新教学模式,落实立德树人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政治学科不仅传授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更在塑造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效课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理论,更全面地掌握政治知识。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达成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与品德认知和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要创新其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保证学生不是仅仅为了应对考试而浮于表面地学习相关的政治课程知识。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社会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3]。例如,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些自己身边这些年来生活水平的变化,或者是给他们布置一项特殊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的观察和访问来对比不同年代人群从前与现在的生活水平与精神享受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感觉我国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道路时带给广大人民最深切的体会与变化,也会让学生更加理解章节的内容并且感受此章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意义,使得学生们可以真正从内心深处来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既可以使书本知识更加形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距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更近一步。
(四)构建多元课堂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一定要践行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传统教学对传授和掌握两个方面过分注重,弱化了启发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成为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消失殆尽,同时也压制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再者由于学生阅历比较浅,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方面不够全面,对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缺乏认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影响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学要积极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更大的空间。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而高中政治课是学生接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从而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使其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同时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同样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多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综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可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创新途径[J].高考,2023,(34):162-164.
[2]吴增珠.新课改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J].学苑教育,2023,(2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