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愿服务探索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程娅
阜阳师范大学
摘要:新时代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实现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入推进,艺术振兴乡村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高校美术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研究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美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 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这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更深一步谋划。“乡村振兴”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而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着许多矛盾与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推进。新时代高校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在“乡村振兴”的历史道路上离不开高校的服务与助力。志愿服务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相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方式,也是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对于美术学院学生而言,可以将专业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推进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1.高校志愿服务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各种错误思潮如享乐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逐渐影响到当代青年的价值观。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对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其奉献意识,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同时也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2]”。志愿服务能够有效推动青年大学生主动认识社会、奉献社会,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重要的“第二课堂”。
2.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同学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3]。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挥普通高校、 职业院校、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4]”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然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乡村振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3.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3.1 善用“大思政课”
除日常思政课堂外,高校美术学院党委、团委可以通过主题党团日,加强美术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引导学生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坚持文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主动将创作成果转化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善用“大思政课”绝不能脱离课堂搞社会实践,要能呼应思政“小课堂”,服务于理论阐释,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5]。利用好“大思政课”能够使学生增强能力本领、强化使命担当,激励学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3.2 强化活动形式
美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和研学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等,也有择业时参加“三支一扶”项目、“西部计划”项目。学院要强化这些方式,让学生主动选择,以自己的专业力量参与到不同志愿服务活动中。例如在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美术学院更应该关注挖掘与学生专业优势相关项目,例如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墙绘项目、农产品包装设计项目、乡村路牌设计项目、乡村儿童美育教育项目,对接当地政府、企业,形成系统化机制与奖励机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促进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
4.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寄语:“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青年大学生需要立志成为“四有好青年”,通过志愿服务练就过硬本领。美育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仍需要取有力措施,汇聚强大力量,打通高校的“第二课堂”。美术学院学生需要持续深入生活、关注乡村,通过绘画、摄影、文创设计等艺术创作形式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土文化,充分利用人才及科研优势支持地方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朱玉蓉. 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路径探究. 江 汉 石 油 职 工 大 学 学 报.
[3]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29934.htm
[4]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https://www.gov.cn/yaowen/2023-05/03/content_5754012.htm
[5] 张皓,车婧.大思政视域下高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以 W 省为例.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程娅,女,汉族,阜阳师范大学辅导员,助教,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