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患了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作者

罗丽霞

成都市新津区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430

据数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7.5%,换句话说,每4个成年人中便有1人患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超2.45亿。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无法根治,需长期用药控制病情进展。对于已经患了高血压的患者,应该如何控制病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呢?

——合理饮食

(1)低盐饮食。高血压患者平时需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不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如酱油、咸肉、咸鱼、咸菜,烹饪时尽量选择蒸、炖、煮等烹调方法,以减少钠盐使用量。

(2)低脂饮食。高血压患者平时需控制脂肪摄入量,不吃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其不仅脂肪含量高,而且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容易引起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烹饪食物时尽量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植物油。

(3)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钾元素与血压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适当增加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压,例如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和豆类、坚果、香蕉、橙子等。钙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元素,适当补充钙摄入,对血压控制有帮助,日常生活可通过虾皮、酸奶、牛奶等食物补充钙质。

(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减少脂肪吸收,有助于控制体重,间接降低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全谷类、绿色蔬菜等,不仅可促进肠道健康,而且有助于降低血压。

(5)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刺激性饮品可能导致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平时尽量不吃生姜、辣椒等辛辣食物,不喝浓茶、咖啡、可乐等饮品。

(6)戒烟戒酒。烟、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嗜好烟和酒的人容易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且长期抽烟、饮酒会降低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不利于疾病控制。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戒酒。

——科学运动

高血压病情严重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宜运动,例如高血压已经合并心衰、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病情不稳定时,暂时不要运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运动锻炼,但需要控制运动量,一旦感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心率、血压水平和自我感觉等调节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高血压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可选择一些强度比较小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瑜伽等,缓解身体中小动脉紧张程度,有助于控制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60分钟,重点在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达到锻炼目的。

——遵医嘱用药

高血压患者根据病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药,控制血压变化。用药期间,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方法规范用药,切勿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也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种类。

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需及时监测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情况告知医生,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应定期复诊,做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血压测量等,综合评估病情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计划。

——生活习惯

(1)起床不要过急。高血压患者起床前应该先在床上仰卧一小会,活动一下四肢、头颈部,促使肢体肌肉、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避免起床太急促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脑部急性缺血缺氧,脑功能代谢紊乱,因头晕、晕倒而发生意外事件。

(2)温水洗漱。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因为过热和过冷的水都可能刺激皮肤感受器,导致周围血管舒缩,对血压造成不利影响。

(3)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高血压患者要多休养,睡觉前看电视不可超过2小时,特别是不要看过于刺激的电视节目,以免影响睡眠,保证每日至少休息8小时,早睡早起,不熬夜。若出现失眠,可咨询医生,适当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4)减少工作量。高血压患者要多休息,适当减少工作量,不要过度劳累,坚持劳逸结合。研究指出,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的人群,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升高15%。

(5)控制情绪。高血压患者不要情绪激动,避免劣性娱乐项目,如赌博,以免因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聊天、培养兴趣爱好、听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释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