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

陈鑫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上海市 201908

摘要:目的:研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13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核医疗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射线摄影,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结果:经过试验的统计,观察组64个病例得到了正确的确诊,而对照组51个得到了正确的确诊,正确率为98.46%和78.46%。结论:在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检出率方面,核医学成像具有实用价值,可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和预后判断,为患者及时进行高效的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所获得的实践成果表明,这种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

引言

多发性骨髓瘤是高度危险的恶性肿瘤,它是在患者的血液中出现的,它可以通过骨髓到达血液,对患者的骨髓有很大的损害,并且在病情的进展中,还会逐渐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严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且以年均1.0-25,000的速度增长。在此,我们着重探讨了核医学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130名患者,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都是经过临床确诊。同时,患者是主动参加试验的,其家人也是知情的,并且签署了知情协议,没有出现不良的依从性。纳入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人,男38位,女27位,最小年龄4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6.03±3.49)岁;对照组65人,男34位,女31位,最小年龄45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8.11±3.06)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 X射线摄影,在术前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有关的知识,同时对胸部、脊柱、骨盆、股骨、肋骨斜位等部位要进行认真的 X射线检查。

观察组采用核医学成像技术,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内容和临床应用的优点。18F-FDG 在检测之前24小时内注入,24小时后即行核医学检测,仪器选择西门子企业的仪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20.0进行了试验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标准差进行表达,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如果资料之间有显著的差别,并且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可以将其表达出来(P<0.05)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分析

经过核医学影像诊断,其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检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发性骨髓瘤类型占比分析

经核医学检查确诊的64例患者中,包括21例脊椎骨浆细胞瘤、16例脊髓外浆细胞瘤、13例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7例单纯脊椎骨髓瘤和7例脊椎骨浆细胞瘤;反观X线确诊的51例患者,确认脊椎骨浆细胞瘤、脊髓外浆细胞瘤、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单纯脊椎骨髓瘤、脊椎骨浆细胞瘤分别为19例、13例、9例、5例、5例,详细见表2。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已经成为高发的恶性肿瘤,虽然它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由于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报,从而延误了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让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从临床上看,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水平,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恶性疾病,由于其发生机制复杂,病程漫长,易被忽略,传统的影像手段难以确诊。X射线成像是目前最常见的成像方式,它具有2 D平面的特点,能够精确地显示患者的骨质破坏情况,因此, X射线成像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体内的骨质破坏情况,因此, X射线成像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骨质溶解性病变。然而, X射线检查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能清楚地看到肋骨和脊椎位置,另外,由于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扫描时,要进行多次扫描,所以整个诊断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有些轻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不会出现溶骨性病变,所以仅仅依赖于溶解性病灶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PET-CT是核医学的影像技术,它能确定病变的位置,并能对早期的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等疾病进行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是通过对心肌进行静息态及负荷成像,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变。PET-CT心肌代谢显像是当前可供选择的活体心肌的金标准。这是核医学的检查,PET-CT显示炎性病变时,葡萄糖代谢增加,从而在影像上出现。

核医学成像技术是非常有优点和实用的成像技术,它能有效反映一些软组织和骨髓的病变,在临床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更具特异性,由试验结果中的表1可以看出,采用核医学成像的观察组,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正确诊断率达到98.46%,而传统的X线摄影的正确率只有78.46%(P<0.05)。其次,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繁多,临床上难以确诊。可以利用核医学的特点确定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从而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从这次试验的结果来看,核医学图像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针对当前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X射线CT仍然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它能快速地反映患者的骨骼结构,特别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确诊,由于病因的存在,使患者的骨质溶解状况得到了反映,但是这种检测方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它不可能一次就把患者全身的骨头都检查一遍,有时候还得重复几遍,这样患者就会受到很大的辐射,因此需要做好全身防护。

参考文献

[1] 熊星;王佳;张妤;胡春洪.CT、PET-CT和MRI在脊柱骨髓瘤及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20(09)

[2] 吕宝华;程晓娟;程艳玲;李骥征. MRI、CT及X射线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