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设计作业

作者

杜烨

离石区龙凤小学

在双减政策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作业的有效设计成为了教学领域的关键问题。2021年下半年新学期伊始,国家全力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教学负担。我们学校积极响应,通过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努力减轻家长的负担,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相关规定。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双减背景下有关作业设计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作业与教学要密切联系

长久以来,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第二天由老师批改、讲评。然而,双减政策实施之初,在规定的半小时作业时间内,学生们要么匆忙应付,要么无法完成。优秀的学生能勉强交差,稍差的学生则根本做不完,一周下来,状况极差。这让我陷入了焦虑,如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究竟该如何是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显然,我需要做出改变——转变理念和方法。首先是精讲多练,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数学课堂不一定讲得多就会,但做得多肯定不一样。时间上不能延长,但我可以向正确率出发,讲题型、讲重点。其次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并且要保证正确率。最后针对课后作业中的疑难点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解答作业的方法点到为止,以让学生在写作业时举一反三。在实际情况中,我收到了正向反馈,学生们做作业时的应对能力与解答方法的规范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完成作业时减少了阻碍,中下层学生也不会感到太过吃力,从而节省了做作业的时间,作业上交不齐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二、作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一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尽管在课堂上渗透了做作业的方法,可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水平的差异,仍有少数学生无法完成作业,这就提醒我要分层布置作业。这要求我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标准以及数学教学的素养要求,在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程度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来安排作业。 第一层是基础层,专为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积极性低、成绩不佳的学生设计; 第二层是提高层,面向没有很强自我学习能力,但思维能力较好、有一定上进心且成绩中等的学生; 第三层是拓展层,是为知识接受能力强、基础扎实、成绩优秀的学生量身定制。

作业分层带来的好处是十分显著的。众多学生由于作业的分层布置,不但有力地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作业里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不再认为成功是难以企及的,也不再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能够切实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致,同时还能减轻学习的压力。

学过之后才能知晓自身的不足。我们应当通过对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优化,切实达成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使学生不再把作业视作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健康的作业环境,真正达成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以及精准化。

总之,借助分层递进的数学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从反馈情况来看,孩子们如今非常喜欢上数学课。以前学生可能因为作业难度统一而感到挫败,现在分层作业让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爱上数学。并且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原本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这无疑给了老师极大的激励,在这种时候,身为教师的我深感幸福。

分层设计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提高了学生整体的积极性。但是这还不够,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作业可完成性,但是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所受限,比如基础层同学在考试时无法适应提高层、拓展层题型,而提高层同学可能会陷入“满足现状”的困境,拓展层同学遥遥领先却容易在基础题型上失误。由此,我想:可否让不同题型在所有学生中传递,于是学生互助小组成立。具体来说,每个小组中都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将自己认为好的题型讲给小组成员听,让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完成综合能力的逐渐提升。通过这样的作业交流形式,学生的做作业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升。基础层同学在遇到较难的题型时,会回想小组内其他同学有无提过这种题型,不会因对题型陌生而怯于积极寻找解答方法;拓展层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也有所受益,可以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留心到那些简单的问题易被忽视而出错,在自己做作业时就可以有意规避;而提高层同学位于其中,在面对不同题型时同样得心应手。这样的小组互助模式看似耗费了交流时间,但正是这种有效交流获得了有益结果。

“教者用心,学者受益”,虽说精心备课会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设计作业更是需要花费诸多心思,但是学生由此拓展了思维,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们在双减政策下不仅得到了学习压力的减轻,而且在学习效果上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这让我极具成就感。教师们让我们沉下心来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潜心研究每一节课,静下心来用心设计每一份作业,凭借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让我们的学生在愉悦中不断进步、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