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碳排放权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作者

刘群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5

摘要:现行会计信息主要面向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而碳排放权会计信息还要面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会计是对公司经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修正,其根本宗旨在于通过会计规范的改变促成公司经济行为的改变。

关键词:碳排放权;价值观; 经济行为;减排机制

一、企业制度演进影响会计发展的历史分析

人类最早的记录活动诞生于人类的初始组织形态,因为即使在部落或者氏族公社内部,也存在着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矛盾。为了因应个人与组织之间矛盾协调的需要,人类早期的记录活动应运而生。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国家组织力量过于强大,企业与个人的力量相对弱小,作为国家机器对社会经济生活控制手段的官厅会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民间会计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的勃兴,特别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有限责任公司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逐渐成为协调公司内部以及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这推动了会计账务处理方法的学习与创新。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需要大规模融资,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资本主义经济扩张中崭露头角。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和股权分散化趋势加剧,股权的流动性提高,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由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转变,成为利害关系人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所以,企业制度的演进促成了会计从簿记学阶段向会计学阶段的跃升,并使会计发展成为企业制度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会计不仅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且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准则国际化背后的推动力量仍然是公司与资本的力量。会计准则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技术规范,它也是文化与价值观的载体,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相伴的就是传统会计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资本的力量促进了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推动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变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不仅成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而且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已经发展成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市场失灵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时间、空间以及影响程度而言,碳排放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市场失灵,过度碳排放已经演变成威胁人类整体生存的系统风险。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被资本所绑架,放任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而公司总是以资本的名义对自然资源强取豪夺,却全然不承担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补偿义务,无疑是人类气候环境风险的最大推手。碳排放权会计是在现有的理论与方法框架下,确定对碳排放权及其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办法,以满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碳排放权会计归根结底是要公司承担过度碳排放的成本,这部分成本曾经长期被外部化。

二、会计的价值观与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

企业的会计过程是由管理当局主导的,是企业的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企业的会计过程当然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基础是会计准则,管理当局强加自己主观意愿的空间并不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不再是私人产品,而是公共产品,生成标准就是会计准则。违背会计准则无异于违反市场规则,可能会得一时之利,但终究会被市场所抛弃。会计准则体系因资本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因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发展而完善,其根本宗旨在于描述企业的价值创造和资本增值过程,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导向。会计准则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为的是让身处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人了解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全貌。会计信息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导向,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具有可比性的价值判断。资本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优胜劣汰是最基本的逻辑。所以,要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企业就必须持续提高资本收益率,会计准则通过资本市场向企业管理当局传导的是持续的资本压力。

不仅如此,现代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制度架构是以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为基础的。经理人是公司资产的受托责任人,为了提升在经理人市场的价值,经理人必须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最大限度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理人市场遵循着与资本市场完全相同的评价标准,资本收益率的高低既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决定经理人的市场价值。

市场这种激励功能的实现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体系作为支撑,资本的力量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已经把全球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一体化的市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也就不可逆转。因此,与其说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力来自于市场,倒不如说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力量来自于资本。现行会计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在会计准则体系之中,会计准则推广背后是会计价值观的传播。这种传播一方面强化了对现行会计价值观认知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弱化了怀疑现行会计价值观的力量。因此,会计准则体系其实是人类理性与资本妥协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如果现行的价值观本身存在问题,它导致的负面后果可能就是全球性的。

会计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本质上是资本的价值观,维护的是资本攫取利润的自由。资本的价值观决定会计的价值观,现行会计准则体系被广泛接受,说明“资本为王”的价值观已经不再单纯是会计的价值观,而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为了反映气温的变化,科学家设计了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和识别规则是整个气候计量体系的组成部分。为了反映资本的价值,会计学家设计了会计准则,会计的计量属性和判断标准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正如温度计显示的是气温的高低而不是温度计本身的温度一样,会计准则反映的是资本的价值而不是会计本身的价值。温度计的价值体现在对气温的反映上,同样,会计的价值体现在对资本价值的反映上,会计的价值观与资本的价值观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资本通过市场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并把优胜劣汰、存亡败寇的市场规则演绎得淋漓尽致。面对无法超越的市场力量,遵循市场规则就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唯一选项,资本的自由往往以剥夺企业和企业家的自由为代价。正是因为市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又无与伦比的激励功能,市场经济被推崇备至也就理所当然。工业革命以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类财富积累也让资本为自己的辉煌引以为傲。但是,也正因为资本的力量过于强大,也容易形成资本对企业行为的异化,从而扭曲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扭曲,最常见的是制造虚假信息,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欺骗投资人和消费者。企业舞弊事件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管理当局以牺牲道义为代价攫取市场利益。这是企业在资本压力下的价值观崩溃,企业外部竞争环境越是艰困,因为价值观扭曲而出现的经济行为扭曲就越难以避免。迫于资本的压力,企业总是最大限度转嫁成本,对已经造成的气  0候环境损害选择性色盲。

三、碳排放权会计的企业价值

碳排放权会计建立的现实背景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在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碳排放权会计的自然主义价值观不同于现行会计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它强调资本的扩张不应当损害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环境容量越来越接近人类生存的临界值时,人类必须尽快觉醒并遏制资本的放纵与自由,以拯救人类日益脆弱的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碳排放权会计的建立及其具体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是会计进步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步。

碳排放权会计贯彻与现行会计不一样的价值观,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必须先行补偿碳排放对环境的损害成本,为企业价值评价树立了新的标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首先,要重新界定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边界,必须把碳排放相关的环境责任作为受托责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管理当局要重视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碳约束,投资领域的选择和投资项目的评价要充分考虑碳排放水平的高低;再次,要充分利用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碳资产的管理;最后,要配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需要,建立起满足外部监管体系需要的碳排放量计量、报告和验证机制,做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工作,防止碳排放会计信息失真。

四、建立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并驾齐驱的企业减排机制

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的8000多家企业将被纳入到强制性减排机制。牵牛要牵牛鼻子,节能减排也要抓住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强制性减排就是在确定全国或者区域碳排放总额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历史数据信息,核定每个企业的排放上限。企业在设定的碳排放上限内进行排放,需要提供免费发放或购买的配额,超限额排放部分除了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购买额外的配额,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强制性减排机制有助于推动碳排放量的总额控制,通过逐步收紧碳排放配额,提高企业碳排放的成本约束,促使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立以后,企业可以买进、卖出和存储碳排放配额,为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提供了开放的平台。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还可以以配额为基础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为了稳妥起见,在初始阶段控制纳入强制性减排的行业和企业数量是必要的。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入成熟稳健阶段,交易主体的扩容肯定是大势所趋。纳入强制性减排的企业及其碳排放规模越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就越明显。对于没有纳入强制性减排机制的企业,为了调动这部分企业的积极性,国家要建立企业自愿减排机制。企业自愿减排指在国家目前没有设定绝对减排目标的情况下,企业本着自愿原则,执行与强制性减排企业相同的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查体系,并以企业自愿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的方式参与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