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素养提升路径
孙盈盈
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277600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及标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些许改变,除了要求在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指导以外,还要提升学生关于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系统性和整体性是运用大单元教学是教师所应该着重注意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教材资源重新整合。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主体和小学任务都要在此前提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便可有所提升。本文首先对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和核心素养二者的概念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小学语文大单元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并期望由此给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带来质的改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小学生
引言:核心素养是新政策下达后,国家政府及社会对学校在培育人才时的核心需求。核心素养是学生需要有的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品格,学生养成的核心素养是让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落实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的应用和建构、思维的增强和发展、审美的创造与赏析、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总体来讲,核心素养就是需要小学生拥有文化意识,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大单元的授课方便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做好实践和创新探索,让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得以满足,养成学生优秀的语文学习观念
一、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会以传授与掌控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而学生则自然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的思维正处于天马行空的状态,思维开放、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特点,积极创造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主要是以童话故事进行文章组织,那教师就可以通过童话让学生拓展思维,其中分为三篇文章“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教师可以将故事制作成短片或者PPT,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故事中的主题和情节,设计相关的讨论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再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们分享一些家人的趣事与故事。此外,在六年级这个阶段,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知识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让学生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或者设计续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学习情境,丰富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在积极的语文环境中进行实践积累,并将心中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语文教师可以以大单元的教学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组织学生进行文章内容阅读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情境来开展相应的情境创设,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与文章内容场景相互结合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学生把握文章行文结构以及文章段落分析的针对性训练,促使小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师优质的教学内容下得到明显的提升和改善[1]。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便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来根据本节课所进行的文章内容来为学生引入相应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动画等等,利用网络教育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结合语文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当中,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中感受文章作者细腻的情感,而且也能够在情景当中更好地进行生活实践的体验,促使小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要带领着学生共同学习本单元的文章,通过学习之后,同学们会发现本单元中的文章都是有关景物的,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来为学生打造特色的学习情境,让同学们需要化身小小讲解员来为语文教师和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景观或者地区。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单元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利用网络多媒体来播放讲解员在讲解时的行为动作,语音语调以及讲解员所表述的内容,引导学生一点点认识讲解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巧以及特点。
三、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提升依据。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以坚持核心素养的纲领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要求,从多个角度来设计评价标准,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表达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2]。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单一判定,更应该能够发挥对学生持续学习和提升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的提示和方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习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这一单元包括《湖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圆梦在今朝》这几个篇章,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评价,教师要教学和评价有机结合,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在明晰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使教学和评价更加紧密衔接,实现评价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在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步水平,设定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评价任务,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评价方式上,除了常规的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考虑运用其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项目作品评价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积极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青.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养成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3(36):39-41.
[2]于新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路径[J].天津教育,2024,(25):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