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分析
肖栋文 方双全
罗平县板桥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55808 罗平县农业农村局 655800
摘要:当今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在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食品需求上升,给农业产量带来了挑战,传统农业模式急需向现代化模式转型。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也逐渐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而当前农业大多还是机械自动化作业,通过人为操控机器设备来进行农耕。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分析,使农机装备可以做到精准识别,无人化操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减少设备能耗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农机装备;智能化;自动控制
引言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服务体系,还推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其中应用的行业领域包括:教育、智能家居、医院医疗、金融、娱乐与游戏、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自动化操控家里的灯具、空调、冰箱等家电,提高了生活便利性。而人工智能通过数据分析,也能对农业生产精准识别,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所以,本文主要对农业生产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做探讨和分析,建议仅供参考。
1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的新产品,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数据,模拟人类大脑中产生的认知与推理、思维与学习、设计与策划等思维活动,从而实现认知能力发展。并由此实现需要人类大脑规划、判断才能胜任的复杂任务。经过多年的创新改进,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使用。而人工智能领域则包括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机器学习是指由机器利用系统的大数据分析进行主动认知,从而进行智能判断的行为。而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利用网络系统,模拟大脑深度思考,实现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图像识别处理,是计算机自动识别图像内容,分析图像特征,过多的应用于图像扫描识别,刷脸认证中。自然语言处理是指计算机通过学习,理解并处理人类语言,其他最常见的就是语言翻译。因此,人工智能为社会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撑。
2农机装备的种类与功能
农机装备种类较多,功能各异,适应农业不同阶段的使用,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其中主要的农机装备包括土壤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收割分离机械等。用于土壤耕作的机械装备如拖拉机和耕地机,能够通过翻耕土壤,以此提高土壤的密度和肥力。播种机械可以按照装备设定,对作物种子进行精准播种,提高种植效率和出苗率。施肥机械如撒肥机,可以精准均匀施肥,降低使用量,为作物增加营养,有效除病虫害提升产量。而收割分离机械,如收割机,在收取成熟作物果实的同时,再进行脱壳分离处理,减少人力投入。这些农机装备通过机械化协同作业,降低人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应用的必要性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已应用的很广泛,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农机装备的效率问题,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在智能化方面,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的农机,可以提高播种和收获的作业效率,尤其是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使农民在短暂的农作季节,充分利用智能农机装备进行耕作,完成整体的农业产出。同时智能化农机装备费用高昂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新机购入补贴,或者提高报废老旧机器的奖励费用来解决。减少农民在升级装备方面的成本问题,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压力。进而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使农机装备从传统模式,统一转变为智能化模式。智能化装备可以通过数据识别分析,控制农机精准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4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
4.1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农机自动驾驶技术是农机主要依赖GPS导航定位,结合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对作业环境进行分析,检测识别障碍物;并对所处位置精准识别,规划作业路径,自主行驶。适用于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割等多种农业作业。因此,农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还提高作业精准性、提升作业效率。
4.2农机精准播种技术应用
农机精准播种技术,是采用先进纯机械式结构的播种机,设定均匀的行走速度,在播种过程中,按相同的时间间隔排出种子,确保每穴种子的播种数量一致,有效的减少种子浪费,提高种子利用率。同时,播种间距和种植深度也要一致,覆土厚度适宜,确保农作物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肥料和矿物质的养分,吸取土壤中的水分,接收阳光的照射,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种植作业中,提高播种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
4.3农机精准灌溉、喷药和施肥技术应用
农机精准灌溉、喷药、施肥技术的应用,是指农机通过传感器,检测土壤水分、矿物质含量等信息,结合作物实际生长情况,进行针对性作业。即使是同一片农田,不同区域中的农作物,对水分的所需量不同,受到病虫害的程度不同,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不同。因此,在进行农作物作业时,智能化农机可以控制机器喷头,实现精准灌溉,喷药和施肥操作。进而可以节水环保,提高灌溉效率;控制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4.4农机精准收割、脱粒和分离技术应用
农机精准收割、脱粒和分离技术的应用,是智能化收割机,在进行作业时一个重要环节。如水稻收割机,就需要首先调整参数,这是掌握好机械运转快慢,割台高度宽度与转速的关键因素。进而在进行作业时,会对稻米实施精准收割、采穗、剥皮、脱粒等技术的操作。在脱粒时,还必须实施高质量的剥离作业,使谷粒与茎干、谷粒外壳等全部分开,以提高稻谷的清洁度和质量。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精准播种技术应用,精准灌溉、喷药和施肥技术应用,精准收割、脱粒和分离技术应用等,可为农业生产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农业生产收益,还大大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此可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机装备中,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钦财.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机装备,2024(10):92-94.
[2]郭小丰.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20):77-78.
[3]林领,黄玉流.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19):92-94.
[4]陈玮.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2):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