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聋教低年级数学趣味指导的策略探究
李晓铭
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 223200
摘要:融合教育是一种将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置于同一教育环境中,通过特殊教学策略满足所有学生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在聋教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且富有趣味性的指导,是提升聋生数学学习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融合教育背景下聋教低年级数学趣味指导的策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素养,同时促进与普通儿童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融合教育;聋教教学;数学趣味教学
引言:随着特殊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融合教育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模式。在融合教育的框架下,聋生与普通儿童被共同安置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这一举措不仅为聋生提供了更多融入社会的机会,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深度交流与相互理解。然而,聋生在数学学习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语言沟通障碍和思维方式差异尤为显著。因此,如何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进行有效且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指导,成为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视觉多媒体助数学直观趣味
聋生由于听力受限,视觉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视觉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数学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各种钟表的图片,包括古老的日晷、沙漏以及现代的电子表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钟表的兴趣。随后,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了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钟表的运作过程。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聋生理解钟表的工作原理,还能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教师还设计了互动环节。他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个虚拟的钟表,并邀请学生上台操作,通过拖动时针和分针来设置不同的时间。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利用视觉教具,如钟表模型和数字卡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他们通过比较不同钟表模型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理解了钟表的基本构造和计时原理。同时,教师还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视觉多媒体和视觉教具的辅助教学,聋生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不仅获得了直观的数学体验,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聋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数学游戏和活动,让聋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名为“数字接龙”的游戏。游戏规则简单明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抽取数字卡片,然后快速计算出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并尝试将结果与其他小组分享。最快且正确计算出结果的小组将获得奖励。游戏开始后,学生们迅速进入状态,他们兴奋地抽取卡片、计算、分享答案,并与其他小组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巩固了进位加法的知识点,还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2]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还设置了不同的关卡。例如,在“挑战关卡”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加法题目,并尝试打破自己的记录。这种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通过数学游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知识点。他们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竞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数学游戏是一种有效的聋教低年级数学趣味指导策略。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差异化教学满足个性需求
聋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性,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差异化教学,以满足聋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问卷和观察,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实物和图片,让他们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通过简单的换算练习来巩固知识。而对于那些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则设计了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模拟购物场景,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聋生的其他感官优势,如视觉和触觉,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通过触摸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纹理,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区别。同时,教师还应与普通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设计一些适合普通儿童和聋生共同参与的数学活动,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聋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聋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促进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合作与学习,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结语
融合教育背景下聋教低年级数学趣味指导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利用视觉教具与多媒体资源、设计趣味性数学活动、实施差异化教学等策略,教师可以激发聋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这些策略也有助于促进聋生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学习环境。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聋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斌. 聋教数学教学体会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16): 49.
[2]顾培培.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启迪与智慧(上), 2024, (09):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