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策略

作者

王守英

沂源县南鲁山自然资源管理所,山东淄博256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高层建筑服役年限增长,结构加固成为保障建筑安全与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等,深入分析各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其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合理选择加固技术可显著提升高层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为高层建筑加固工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加固;加固技术;工程应用

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受设计标准更新、使用功能改变、自然灾害及材料老化等因素影响,部分高层建筑出现结构安全隐患。结构加固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现存问题,还能在不拆除重建的前提下提升建筑性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全面剖析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为建筑工程领域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借鉴。

一、高层建筑结构加固需求分析

(一)设计标准与规范更新

早期高层建筑设计因受当时技术水平与规范限制,部分结构参数与现行标准存在差异。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抗震、防火、荷载等设计规范不断更新,致使许多既有高层建筑难以满足新要求,需通过加固改造提升结构安全性与适用性。

(二)使用功能改变

随着城市功能布局调整,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常发生变化,如办公空间改造成商业综合体、住宅转变为酒店等。功能转换往往伴随荷载增加与空间布局调整,原结构受力体系难以承受新荷载,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以适应新的使用需求。

(三)材料老化与环境影响

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腐蚀等现象,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会降低结构承载能力。此外,地震、强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周边施工引起的地基沉降,都会对高层建筑结构造成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加固修复。

二、常见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一)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通过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及配筋量,提高结构承载能力与刚度。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适用于梁、板、柱等多种构件加固。在混凝土梁加固中,可通过在梁底部或侧面增设混凝土层,并植入钢筋增强连接,显著提升梁的抗弯、抗剪性能。但此方法会增加结构自重,可能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二)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利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于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工作,共同承受荷载。其原理基于钢板的高强度特性,弥补原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该技术施工便捷,不显著增加结构尺寸与自重,适用于受弯、受拉构件加固。但钢板长期使用可能出现锈蚀,需做好防腐处理,且对粘贴工艺要求严格,否则易出现钢板剥离现象。

(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法

CFRP 加固法采用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通过浸渍树脂粘贴于混凝土构件表面。碳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与抗震性能。在柱加固中,采用环向包裹碳纤维布可约束混凝土横向变形,提高柱的延性与承载力。不过,该材料价格较高,且对施工环境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四)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通过对加固构件施加体外预应力,改善原结构内力分布,降低原构件应力水平,从而提高结构承载能力。该方法适用于大跨度结构与重型构件加固,能显著提高结构刚度与抗裂性能,减少构件变形。但预应力张拉控制难度大,需精确计算与严格施工,且对锚具质量要求较高。

三、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一)某商业大厦增大截面加固工程

在城市商业发展进程中,某商业大厦因使用功能从普通零售转型为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体,需大幅增加楼层荷载。经专业检测评估,原框架柱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新需求,工程师团队最终选定增大截面加固法作为解决方案。施工初期,技术人员使用专业凿毛设备对柱表面进行精细化处理,通过凿除疏松层、打磨出粗糙纹理,使柱面形成凹凸深度达 5-8 毫米的粗糙面,以此增加新旧混凝土的粘结面积。随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柱体指定位置植入高强度连接钢筋,这些钢筋如同 “筋骨”,将新旧混凝土牢固连接。为确保钢筋植入深度精准,施工团队采用专用钻孔机械,并严格控制钻孔深度与角度,植入后还进行了拉拔试验,保障钢筋锚固强度。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选用 C40 高强混凝土,并运用细石混凝土泵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能充分填充至柱体各个角落。为减少施工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影响,施工人员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方式,同时配合小型振捣设备,使混凝土密实度达到最佳状态。加固工程完成后,专业检测机构运用超声波探伤、钻芯取样等多种检测手段,对柱体进行全方位检测,数据显示柱的承载能力提升超 40%,结构稳定性显著增强,且新增截面仅占用少量空间,完美兼顾了功能与空间需求。

(二)某办公楼 CFRP 加固工程

某次地震后,某办公楼部分梁体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承载能力下降,严重威胁建筑安全与正常使用。经专家研讨,决定采用 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该技术凭借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势,能在不增加结构自重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结构性能。施工时,工人先对梁体裂缝进行封闭处理,采用高压灌浆技术注入环氧树脂胶,修复裂缝并增强梁体整体性。随后对梁底与侧面进行打磨、清洁,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为碳纤维布粘贴创造良好条件。在粘贴环节,严格按照 1:1.5 的精确树脂配比调配粘结剂,使用专用滚筒将树脂均匀涂抹在梁体表面,再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平整粘贴,边粘贴边用滚筒滚压排出气泡,确保碳纤维布与梁体实现无缝粘结。为保障施工质量,每粘贴完一层碳纤维布,都需等待树脂固化达标后再进行下一层粘贴。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根据变化调整施工工艺。加固完成后,经荷载试验检测,梁的裂缝发展得到有效遏制,结构抗弯性能提升约 30%,且整个工程仅耗时 15 天,将对办公的影响降至最低,充分展现了 CFRP 加固技术高效、便捷的优势。

四、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发展趋势

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发展,新型高性能加固材料不断涌现,如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自愈合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将为高层建筑加固提供更高效、耐久的解决方案。同时,3D 打印、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将推动加固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未在未来,高层建筑加固领域将深度融入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低能耗的环保型加固材料,如新型复合纤维材料,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先进的 BIM 技术和数据分析,精准优化加固方案,实现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这不仅能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还能显著提升建筑的绿色性能,助力实现建筑行业的碳中和目标,推动城市建设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阶段。

结束语

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是保障建筑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的多种加固技术各有优劣,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特点、使用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加固技术。随着技术进步与新材料应用,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将不断完善,为城市建设与建筑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芳.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2023 (15):148 - 150.

[2] 王强.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J]. 工程技术研究,2022 (08):167 -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