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与应用

作者

李辉

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显著。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使得传统的工商管理职能难以充分满足其实际需求。本文聚焦于探讨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实践及其实际应用,旨在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创新;实践应用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但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传统工商管理职能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鉴于此,对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进行创新与实践变得尤为迫切。国有企业需深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及创新管理的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现内部转化,推动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1工商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工商管理方面承担着内部控制与服务、计划与指挥、组织与协调等多重职能。其核心任务是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控制,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人才等内部优势,并结合市场政策,开展创新管理工作,构建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工商管理,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企业能够实现权责分明、决策透明,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与执行力,避免因内部治理失衡而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运营。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国有企业不仅能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还能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1]。

2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创新策略

2.1更新管理思想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需革新管理模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这要求国有企业采纳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加速信息化进程,利用数据驱动决策,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效能。革除旧有、僵化的管理观念,培养敏锐的市场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至关重要。企业应敏锐捕捉市场动态与竞争对手动向,灵活调整管理策略。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特色管理路径,并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创新,激发团队创新潜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2]。

2.2构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科改行动中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为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国有企业可以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同时,这一机制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和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可以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处理。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3建立穿透式监管体系

穿透式监管体系是科改行动中的另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监管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2.4国企现代公司治理

国企现代公司治理是科改行动中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措施,国有企业可以提升治理效能和竞争力。在国企现代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机构之间的制衡与协作。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治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治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2.5战略管理的数字化变革

国有企业将制定全面的数字化战略蓝图,明确转型目标、路径及时间表,覆盖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全领域,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升级。这包括利用AI优化产品设计及生产流程,结合社交媒体与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营销,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可视化与协同管理。同时,鉴于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与技术的快速变化,企业战略需具备敏捷性与适应性,加强市场动态、技术趋势、竞争态势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建立灵活的战略调整机制[3]。

2.6引进和培养管理人才

国有企业需着重强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育。吸纳具备丰富管理经验与深厚专业知识的外部人才,可迅速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力度,增强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亦不可或缺。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企业应拓宽招聘渠道,深化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外部合作。而在人才培养层面,则需构建全面的培训体系,提供多元化培训课程与学习资源,助力员工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4]。

2.7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化

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并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办公环境。这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还能激发其创新潜能,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更深入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还要重视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将价值观、信仰与导向融入组织中,提高全体员工的重视。要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研究力度,通过进一步挖掘与整合,可以实现共同进步,加强内部沟通交流与合作[5]。

2.8加强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实践

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实施,持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道路。这涵盖深入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依据;明确发展战略,确立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为长远发展奠定稳固基石;优化资源配置策略,高效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运营效率,缩减成本。通过深化工商管理职能的创新实施,国有企业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鲜活能量。

2.9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控和防范各类风险,这些风险涵盖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维度。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企业资产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确保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该银行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了对金融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有效防范。通过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中国工商银行能够实时监测市场动态,评估各类风险敞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确保了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国有企业工商管理职能创新实施与应用,对于提升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借助管理思想革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推进及工商管理职能创新实施等策略,国有企业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冰.国有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和优化路径探究与讨论[J].商场现代化,2023(24):105-107.

[2]李艳.国有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和优化路径探究与讨论[J].中文信息,2024(12):299-300.

[3]韩凌芳.国企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和优化路径探索[J].活力,2022(12):124-126.

[4]张小东.国企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和优化路径探索[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12):295-296.

[5]邹冬琴.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提高策略[J].投资与创业,2023,34(2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