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施工应用分析
谢华生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房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房屋渗漏问题也日益凸显。渗漏不仅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的施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建筑房屋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施工应用,分析其在提高房屋防水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施工应用;防水性能
1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的优势
1.1提高建筑耐久性
建筑房屋一旦出现渗漏问题,水分会不断侵蚀建筑结构的各个部分。例如,水分会渗透到墙体内部,导致墙体中的混凝土发生碳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对于钢筋而言,水分的长期接触会引发锈蚀,使钢筋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削弱其承载能力。而防渗漏技术通过采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和科学的施工工艺,能有效阻止水分的侵入。像在屋面施工中,使用具有良好耐候性和防水性能的卷材进行铺设,并且对卷材的搭接处进行精细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屏障,大大减少了因渗漏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害,显著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1.2提升居住舒适度
渗漏问题给居住者带来的困扰是多方面的。当雨水渗漏到室内时,会导致墙面发霉、掉皮,不仅影响室内美观,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滋生细菌和害虫,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渗漏还可能导致室内的电气线路受潮,引发安全隐患。采用先进的防渗漏技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产生积水的区域,通过做好地面和墙面的防水处理,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系统,确保积水能够迅速排出,保持室内干燥整洁,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1.3降低维护成本
如果建筑房屋存在渗漏问题,后期的维护工作将会非常繁琐且成本高昂。每次渗漏都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查找渗漏点、修复防水层等工作,而且渗漏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导致维护成本不断增加。而在建筑施工阶段就采用有效的防渗漏技术,虽然前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能够大大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因为优质的防渗漏系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减少了因渗漏问题而进行的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效益。
2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施工应用的要点
2.1外墙防渗漏施工要点
外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其防渗漏性能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砌筑墙体的过程中,确保每一块砖之间的缝隙都充满砂浆是至关重要的,灰缝的厚度需要严格控制在8到12毫米的范围内。如果砖缝没有得到充分的填充,就会形成空隙,这些空隙会成为雨水渗透的通道,导致水分进入墙体内部。对于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必须进行仔细的封堵处理,以确保其周边没有裂缝。在门窗安装完毕后,门窗与墙体之间可能会留有缝隙,这些缝隙必须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密封胶填充饱满且分布均匀,从而有效防止雨水通过这些缝隙渗入室内。对于外墙的饰面砖,粘贴工作必须牢固可靠,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需要勾缝严密,以避免雨水渗透。在粘贴饰面砖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勾缝时,应使用专门的勾缝材料,确保砖缝被完全填满并压实,从而有效阻止雨水通过砖缝渗入墙体内部。除此之外,对于外墙上的穿墙管道、空调孔等潜在的渗水点,也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可以采用防水砂浆或者专用的密封胶对这些部位进行封堵,以防止雨水沿着管道或孔洞进入室内,确保建筑的整体防水性能。
2.2卫生间防渗漏施工要点
卫生间是建筑房屋中用水最为频繁的区域,其防渗漏施工不容忽视。在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施工时,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厚度不应小于规定要求,一般地面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墙面防水涂料的高度不应低于1800mm。在卫生间的地漏、蹲便器、洗手盆等排水设施的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排水通畅,接口处密封良好。地漏的篦子应与地面平齐,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0.5%,以确保地面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卫生间的门槛石应安装在防水层之上,并且门槛石的两侧和顶部应做好防水处理,防止卫生间内的水渗漏到相邻房间。
2.3屋面防渗漏施工要点
屋面是建筑防渗漏的重要部位,采用三道设防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屋面的防水性能。第一道防线是屋面基层处理。在铺设防水层之前,要确保屋面基层平整、干净、干燥。基层表面的裂缝、孔洞等缺陷需进行修补,以避免影响后续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可以使用水泥砂浆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使基层的平整度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防水层的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道防线是防水层的铺设。应选用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铺设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符合要求,并且粘结牢固。对于屋面的阴阳角、天沟、檐沟等部位,要增加附加层,以增强这些部位的防水能力。第三道防线是保护层的设置。在防水层铺设完成后,需要设置保护层,以保护防水层不受外界因素的破坏。保护层可以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其厚度和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在保护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防水层造成损伤,同时要做好排水坡度,确保屋面排水顺畅。通过这三道防线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屋面的防渗漏性能,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
2.4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要点
地下室同样采用三道设防的方式来保障防渗漏效果。第一道防线是地下室结构自防水。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防水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振捣充分,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防止地下水通过这些缝隙渗入地下室。同时,要注意施工缝和变形缝的处理,采用止水带等措施进行密封,防止地下水从这些部位渗漏。第二道防线是柔性防水层的铺设。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表面铺设柔性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铺设前,要对基层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干燥、无杂物。卷材铺设时要注意搭接宽度和粘结质量,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要加强处理,增加附加层,提高防水效果。第三道防线是保护层和回填土的施工。在柔性防水层铺设完成后,要及时设置保护层,防止防水层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保护层可以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材料。回填土要选用透水性好、不含杂质的土料,分层夯实,避免对防水层造成挤压破坏。同时,要做好地下室周边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减少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地下室的防渗漏性能。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的施工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居住舒适度、降低维护成本以及增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屋面、外墙、卫生间和地下室等关键部位的防渗漏施工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科学的防渗漏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房屋渗漏问题,还能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耐用的居住环境。因此,在未来的建筑房屋工程施工中,应更加重视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和防水性能,以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清坤.住宅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创新途径[J].大众标准化,2025,(05):89-91.
[2]王一涵.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5,(05):95-97.
[3]黄钟宇.建筑工程防渗漏措施及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7):83-85.
[4]相晓宇.建筑房屋工程防渗漏技术施工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