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自主游戏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作者

马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四幼儿园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时常产生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还可能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深入分析幼儿自主游戏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幼儿自主游戏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及应对策略,以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游戏环境,减少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消极情绪,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游戏;消极情绪;幼儿;应对策略

引言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能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各种经验,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但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面对游戏重复“失趣味”、游戏简单“难提升”、游戏复杂“难理解”等问题,幼儿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既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育人价值,有阻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自主游戏中,如何有效应对幼儿产生的消极情绪,达到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目的,成为幼儿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幼儿自主游戏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

(一)游戏重复“失趣味”

对于幼儿而言,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于某一特定游戏的热情会逐渐减退,当游戏内容缺乏新意,玩法过于单一,无法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时,幼儿便会觉得游戏“失趣味”,不仅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反而可能引发幼儿的厌倦和烦躁[1]。同时,这种重复的游戏体验,使幼儿表现出对游戏的不参与、不配合,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不仅限制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探索,还阻碍幼儿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的发展,对幼儿的整体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游戏简单“难提升”

在自主游戏中,虽然简单的游戏能让幼儿感到成功的自豪感,但若游戏难度长期停留在幼儿已有能力水平之下,缺乏挑战性和提升空间,幼儿便会觉得游戏“难提升”,无法从中获得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容易导致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产生无聊和厌倦的情绪。长期如此,幼儿可能在游戏中表现出参与度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态度,不仅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还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成长,进而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体验和情感发展。

(三)游戏复杂“难理解”

幼儿的世界是简单而纯粹的,喜欢直观、易懂的事物,在自主游戏中,当游戏规则过于复杂,操作难度过高,超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时,面对这些复杂的游戏,幼儿便会觉得游戏“难理解”,无法准确把握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导致游戏参与度降低,甚至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使幼儿对游戏失去信心和兴趣,无法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2]。另外,复杂的游戏还可能让幼儿感到困惑和迷茫,导致幼儿无法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削弱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使幼儿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的心理。

二、幼儿自主游戏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一)加强主题故事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听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喜欢沉浸在充满想象和奇幻的故事世界中。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构建与游戏主题相关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故事的发展和推进[3]。如此,不仅能丰富游戏内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在自主游戏“森林探险”中,教师可以设计“勇敢的小兔子寻找魔法宝石”的故事,如,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听说在森林深处有一颗魔法宝石,能实现找到它的人一个愿望。但是,要找到这颗宝石并不容易,因为森林里有许多危险和挑战,需要小兔子有勇气和智慧才能克服。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兔子和森林里的其他角色,如勇敢的狮子、聪明的狐狸、善良的小鸟等,每个角色都有任务和挑战,小兔子需要找到隐藏在森林各处的线索,狮子则需要保护小兔子免受危险动物的伤害,狐狸则需要帮助小兔子解开谜题,小鸟则需要为小兔子指引方向。如此,不仅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还能使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减少幼儿消极情绪的产生。

(二)提供多层次游戏选择,适应不同发展水平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级别的游戏,涵盖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戏,既不会因游戏过于简单而感到无聊,也不会因游戏过于复杂而感到挫败,从而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4]。

例如,在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区域,加深可以设计“小小建筑师”的游戏,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可以设置三个难度级别。对于刚开始接触建构游戏的幼儿,可以提供大型的积木和简单的图纸,让幼儿按照图纸搭建小屋或小桥,既能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不会因为难度过高而感到沮丧。对于有一定建构基础的幼儿,可以增加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积木、管道、小人偶等更多的建构元素,鼓励幼儿创造属于小镇或城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对于建构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以提供更复杂的图纸和更少的建构材料,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作品,如搭建一座多层的塔楼或桥梁,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幼儿感受到自我挑战的乐趣。如此,多层次游戏选择,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还能有效减少幼儿消极情绪的产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创设积极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情绪调节

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主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5]。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幼儿的消极情绪,并在游戏中设置情绪角,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使幼儿享受游戏的乐趣。

例如,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发现小班的小朋友用积木搭建自己的小天地,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碌着,但不久,一个小男孩因为积木倒了而开始沮丧,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时,教师可以轻声鼓励他:“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把积木重新搭起来,好吗?”很快,一座漂亮的小屋就建成了,他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游戏区的一角,教师还可以设置“情绪角”,摆放各种情绪表情的卡片和玩偶,让幼儿在游戏之余,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能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自主游戏中,为预防和应对幼儿的消极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主题故事性、提供多层次游戏选择、创设积极的游戏氛围等方式,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情绪调节和管理,从而使幼儿能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成长。因此,在今后幼儿教育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积极营造积极、健康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在安吉游戏理念下,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的实践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4):154-158.

[2]范双梅.教师的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能力探究——以幼儿自主游戏环节为例[J].家长,2024,(26):186-188.

[3]官伙金.“儿童本位”理念下的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4,(22):104-106.

[4]李蕾,钟华.浅谈中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积极情绪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3,(19):90-91+99.

[5]郑岚岚.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3,(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