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运用分析
林嘉俊
广州星河湾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23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各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现代建筑普遍都具备一定的多样化功能,在具体的安装中需要对应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需要及时地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优化,并合理地设计方案,从而避免出现其他的问题,减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幅度节省施工成本,同时还能确保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运用
引言: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BIM 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运用,能够实现从设计阶段的精确规划到施工阶段的高效管理,再到运营阶段的便捷维护。它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施工中的冲突与错误,还能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对 BIM 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技术的优势与潜力,为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建筑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1.1满足使用功能原则
不同的机电设备和管线承担着各自特定的功能,如给排水管道负责供水和排水,电气管线提供电力供应,通风空调管道调节室内空气环境等。在布置过程中,必须确保这些管线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例如,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要考虑水流的顺畅,避免出现堵塞和倒流现象;电气管线的布置要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满足不同设备的用电需求;通风空调管道的布置要确保空气的流通和调节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1.2合理布局原则
在进行管线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尽可能地利用空间,避免管线的交叉和重叠。可以采用分层布置、水平布置和垂直布置等方式,将不同类型的管线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和层次,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要注意管线之间的间距和安全距离,避免因管线过于密集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例如,通风空调管道和消防管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1.3便于维护管理原则
建筑机电管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因此在综合布置时要考虑便于维护管理。可以将管线布置在易于接近和操作的位置,设置检修口和维护通道,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设备。同时,要对管线进行标识和编号,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
二、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应用的意义
2.1有助于解决线路交叉问题
在传统的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设计时,常常会面临的问题是线路交叉的情况,而正是因为该问题的出现,导致机电安装中的管线铺设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而深入探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进行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一般都是通过二维的图纸进行展开设计,使得设计方案在展示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再加上本身具有的线路交叉问题,使得整个建筑工程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安装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比如,在进行标高调整时,大概率出现管线碰撞的情况,进一步出现连续碰撞的情况,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线布设效果不理想。而通过使用BIM技术,采用三维视图来对整个建筑机电安装工作进行管线设计,观察管线的效果更加直观,而且还能够看到工程空间中可能会存在的碰撞和隐藏问题,然后根据三维的形式进行剖切,使得管线高度能够达到标准,让整个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和合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还需要对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的要点和交叉重叠的情况做到足够了解,确保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解决,而且在设计吊支架的用量和位置时,也能够轻松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和设计标准。
2.2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对于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实际应用来说,还可以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因为BIM技术可以实现将相同模型进行整理工作,其中要包含全部作业的模型,实现机电和土建专业工作的整合,让工作进行过程中更加合理和科学。另外,在进行传输信息时,需要进行实时分析一些设计之后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确保能够拥有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最终使得机电安装综合管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合理排布综合管线
安装时应该结合建筑结构情况与工艺工程师做好交流与沟通工作,通过对管线的排列布置,并对管线内介质情况进行确认,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当前管线的工作效率,这样能够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有效的方法做好相应的核对工作,在空间内的合理排列布置做好管线预留工作。这样能够确保管线自身的正确走向,从而避免排列混乱等的问题。施工人员需要针对管线走向做好相应的标注,这样能够有利于做好管线的核对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通过明敷和暗敷两种安装方式,对管线排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提高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另外,针对节点图、剖面图等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合理的排布,保证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
3.2 预留孔洞深化设计
通过二次结构预留孔洞深化,明确管线穿墙处的平面位置及安装标高。现场安装人工根据预留孔洞的深化图纸把管线安装到相应的孔洞中,从而保证施工模型与现场管线安装的一致性。加工阶段在经过复核的基础上通过预制构件的替换、管段的拆分、调整及编码将施工模型深化为预制加工模型,加工模型阶段的关键工作是管段连接件的设置及调整管段与管件、阀门的位置关系,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非标准管段的数量。在进行加工时,首先需要对接生产厂家收集相关预制段的生产数据如标准节长度、最短节长度、最长节长度、连接形式等。对接完成之后,将模型中非预制构件模型替换为预制构件模型库中的构件。设置预制分段连接件,调整管段的位置关系以减少非标准节。再对预制管段及管件进行编码,编码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由区域代码、系统代码、顺序号等组成。最后按照约定的样式导出下料单及装配图纸,完成内部审批手续提交厂家进行相应生产。
3.3 室外综合管线施工控制要点
室外综合管线排布时要重点注意如下几项内容 :第一,如果室内外施工采用的是不同的施工团队,要注意做好沟通协调,将坐标的位置、预埋管道口高度、长度、接口方法等进行明确地标注,形成书面文件,并且双方要签字确认。第二,对建筑物外墙套管、过管、套管是否已经封堵及时进行检查。第三,采用盲板焊接的方式处理废弃套管的两端。第四,控制沟底。如果土壤较湿,需要将其先晒干或者夯实,按照管道施工要求做好密实度控制,同时要注意避免雨季施工,避免雨水影响施工质量。第五,在管井施工中,要注意按照要求做好井底基础和砌筑尺寸的确定,明确工程集水坑是否合理设置,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坡度和坡向要求合理设置雨污水井。第六,注意牢固地安装大口径管道,尤其要注意固定好转弯处和三通处的接口,通过试水、打压试验方式将施工工序确定,明确施工质量是否达标。第七,北方冬季较为寒冷,要注意将管道和阀门做好保暖和排水处理。
结束语:BIM技术能够以三维立体的形式直观呈现机关管线综合工程,进而为后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在使用BIM技术期间,需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设计,尽可能防止发生后期更改工程方案的情况,与此同时,还需要快速安装综合管线,这样可以使工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信息模型是建筑机电综合管线安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管线数据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还需要在机电综合管线工程施工中合理运用BIM技术。
参考文献:
[1] 史增强,王帆,雒炯岗,等.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综合管线中的运用[J]. 建筑与预算,2021(9):116-118.
[2] 王宇,闫斌,王希浩. BIM技术在城市综合体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思考[J]. 中国房地产业,2019(32):115.
[3] 吕振国. 机电专业综合管线排布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23,42(28):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