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

作者

刘文辉

四平市梨树县蔡家镇中心小学校 136500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学生兴趣缺乏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等。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视域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实践层面看,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具体而言,拓宽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多样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对古诗词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背诵和默写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记住古诗词的内容。但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往往忽视了对古诗词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在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一问题的产生部分归因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一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对于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古诗词教学缺少有效指导,进而依赖成熟的传统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紧张,教材内容繁多,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简单快捷的教学方式,从而忽视了对教学创新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教学方式单一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还制约了其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只有引入多样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力和文化素养。

(二)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常常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复杂抽象的古诗词理解存在困难。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仍然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讲解,导致学生难以消化所学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往往注重知识点的覆盖和考试成绩的提升,而未能针对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一些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模板,以逐字逐句解释诗句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完整传达诗词的内容,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理解诗歌整体意境的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过多抽象的概念和术语,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学习的排斥心理。这种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单一性导致教师更关注知识点的覆盖,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使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未能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解决古诗词教学中忽视学生接受程度的问题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接受能力,以多样化、生动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文化元素

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需要对古诗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之更加丰富多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涵盖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古诗词,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同时,教学中应增加对古诗词背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化习俗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古诗词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此外,可以引入与古诗词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从而在多维度的文化体验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PBL),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或项目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互动软件等,也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些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和学习风格,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可以安排更多的实验和制作活动;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文化体验,深化素养内涵

文化体验是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不同的文化活动,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参加国际艺术节或是参与社区的文化节庆活动,都能让我们在互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这些活动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去探索、去思考,从而在无形中深化我们的文化素养。此外,文化体验还能增强我们的同理心,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深化素养内涵,不仅关乎知识的积累,还关乎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也要反思和内化我们所学。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与讨论和辩论以及关注时事新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贡献。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不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创新性,也需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个体差异的合理引导。教师应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风格的诗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郑秋霞.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4(16):105-107.

[2]蔡金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29):162-164.

[3]王淑敏.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索[J].考试周刊,2023(28):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