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班主任借助古诗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路径

作者

张李慧

安徽省阜阳市北城小学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智慧。小学语文班主任的古诗词教学运用如何利用古诗词,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学语文班主任如何利用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多种途径,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

一、引言​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邃,情感丰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班主任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来实现这个目标,值得研究。​

二、古诗词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词沉淀了千年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风俗习惯等。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如学习《静夜思》时,学生会感受到古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脉相承的。​

(二)培养审美情趣​

古诗词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班主任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在体悟诗意的过程中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望庐山瀑布”,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壮美,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小学语文班主任用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班主任可以创设一些有关古诗词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又如讲授“咏柳”时,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布置一些柳树的图片、柳枝等,渲染出春光。然后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柳树林中,春风吹过,柳树摇曳。然后班主任开始朗诵诗歌,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诗歌描写的春天美景,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2故事教学法​

很多古诗词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班主任通过给学生讲授诗词创作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再如学习“赠汪伦”时,班主任先给学生讲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故事,汪伦踏歌送行的奇趣表达了他对李白的不舍。学生了解了这个故事,再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体会到古人重视友情的文化传统。​

(二)开展古诗词主题活动​

1古诗词朗诵比赛​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还可提高朗诵技巧,这就需要学生在比赛前认真准备,反复诵读古诗词。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节奏展现诗词的魅力。再如朗诵《满江红》时,学生用激昂的口气唱出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豪情壮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入,对传统文化的爱也更浓了。​

2古诗词手抄报制作​

布置学生制作古诗词手抄报,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围绕诗词内容进行排版设计,配上相关的图画、注释、赏析等。在制作过程中,对诗词的背景、含义等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又如,有的学生在制《枫桥夜泊》的手抄报时,不仅画出了枫桥、寒山寺的画面,还介绍诗人张继当时的心境和此诗表达的羁旅愁思。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将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加深了文化素养的培养。​

(三)寓古诗词于班级文化建设

1打造古诗词文化墙​

在教室的墙上布置古诗词文化墙,定期更新古诗词内容。可以选用古典诗词,配上精美的图画和简单的注释。再如张贴游子吟,配以母亲为孩子缝补衣服的画面,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接触到古诗词,受到潜移默化熏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写在文化墙的留言区,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

2设立古诗词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中布置大量的古诗词书籍,如诗词选集、诗词解说、诗词故事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扩展古诗词阅读量。班主任可定期组织图书角分享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古诗词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又如有学生谈到读“香九龄,能温席”的“三字经”的故事,感悟到古人对孝道的重视,这样的分享活动能给班级营造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语文班主任发现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高,理解能力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班主任采取了一系列借助古诗词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措施。​

(二)实施过程​

1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绝句,班主任把翠柳、黄鹂鸟的图片贴在教室的窗户上,播放鸟鸣声的音频,营造出诗中情境。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很快理解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对春天的美好有了更为深刻地感受。采用故事教学法讲解《示儿》。班主任给学生讲述南宋的背景,讲陆游一生热爱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学生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朗读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时,充满了对诗人爱国精神的敬佩之情,对诗歌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2开展主题活动​

举办了一场古诗词朗诵比赛,赛前,学生们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反复练习。比赛中,有的学生朗诵了《望天门山》,用洪亮的声音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表现了天门山的雄伟险峻;有的学生朗诵了《清平乐·村居》,用轻柔的语气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明显提高,朗诵技巧也有了很大地提高。​组织学生制作古诗词手抄报。学生们积极参与,有的以四季为主题,选取不同季节的古诗词进行排版设计;有的以某个诗人为核心,如李白,将李白的经典诗词进行整理,并附以自己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解读。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入,也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班级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古诗词知识竞赛中,本班学生成绩突出,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也得到了很大地提高,班级内形成了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有效提高。​

结论​

小学语文班主任利用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多种途径。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开展古诗词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将古诗词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灵活运用这些途径,充分发挥古诗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5,(02):13-15.

[2]陈海霞.小学语文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