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周頔
乾县国土空间规划事务中心 陕西咸阳 7133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治理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手段,是落实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增强“双碳”目标下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因此,本文以“双碳”目标下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义为切入点,然后分析探究“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策略。
关键词:双碳”目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以“双碳”为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围绕“双碳”战略,下文从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低碳项目落地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现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各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1“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国土空间的最优分配。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自然、经济、社会等。在“双碳”目标下,有利于对国土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优分配,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双碳”目标下,需要着重考虑各方面的生态环境要素,划定相应的生态保护红线,以便全面、高效地保护好这些区域的生态空间。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存。
(3)有利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与建筑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土空间规划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根据“双碳”的要求,科学地制定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各行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更好地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的。
2“双碳”目标下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策略
2.1统筹考虑“双碳”目标
“双碳”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在摸清家底、梳理问题的前提下,围绕“双碳”战略的实施,对与之相关的经济、产业、能源结构调整、资源能源开发和使用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其基本思想是:(1)调整有关工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绿色转变。(2)优化城市和农村建筑空间结构。以土地为主体,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3)优化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开展国土空间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恢复项目,提高森林、草地、湿地和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容量,提高其固碳潜力。以节约用能,减少消耗。
2.2开展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评估
基于“双碳”目标,开展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估算和计量能耗碳排放,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2)在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种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开展碳排放量计算。我国在估算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时,应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所处的发展时期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测算。(3)从能源生产、消费和投资中获得的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外部购买电能和热能而获得的碳排放量,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4)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提高,工业布局的优化。(5) 评价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影响。
2.3结合总体规划确定重点任务与技术路线
(1)在国家空间规划的指引下,对各类土地利用活动类型、空间布局和空间布局进行全面的整合。(2)辨识我国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排放状况,揭示土地利用方式的总量、分布与结构特点,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3)重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生态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碳排放控制,明确重点减排的具体措施及实现途径。(4)以“双碳”为导向,在摸清家底、梳理问题的前提下,针对我国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管控、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流域和关键技术路线进行研究。
2.4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工业化程度高、轻质化产业比重高,“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产业结构,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需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结构的洁净低碳化,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新的绿色低碳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积极推动绿色基建,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保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独立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加强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研发与测试,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
2.5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1) 通过构建森林、草地、湿地等绿色“碳库”,通过构建生态走廊,在合适的区域大力发展碳汇产业,增强该地区的固碳潜力。
(2)强化林业的管理和保护,增加林业的固碳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抚育、恢复退化林和提高森林质量等措施,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因此,必须加大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力度,维持其整体的功能,增强其固碳功能。
(3)开展农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生态栽培新模式,优化农田土壤结构,增强农田固碳容量。
2.6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上,要通过优化工业与能源结构,推动交通与建筑节能,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能,降低其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思路如下:
(1)根据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控,并制定相应的调控制度。推进旧城改造,运用绿色建造技术,实现对旧城功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升既有土地的有效使用与再生。(2)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加快构建“绿色”的公共汽车体系,提升“绿色”的比例。通过对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改造,促进我国城市的绿色交通建设。(3)加强对住宅的能源使用的监督,制定和执行新的建筑的能源标准。对已有建筑进行节能技术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平台。
2.7推动低碳生活方式转型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0%以上,城镇居民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工业化社会到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导我国城镇居民低碳化发展的关键。通过指导市民的低碳行为,降低城镇居民的碳排放量,提高市民的“双碳”意识,促进市民的低碳生活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公众、社区居民、企业员工以及青少年等群体开展低碳生活观念的普及,以科普教育、政策引导、体验互动等形式,让人们对低碳的认识更加深刻,营造出一种全民皆兵的良好气氛。
3结语
基于“双碳”目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明晰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在实施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实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测算评价技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从而为我国“双碳”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金涛,刘俊,赵征,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路径[J].规划师.2021,37(23).12-16.
[2]崔翀,宋聚生,严丽平.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深圳总体城市设计探索[J].规划师.2021,37(23).23-32.
[3]张兵,赵星烁,胡若函.国家空间治理与风景园林——国土空间规划开展之际的点滴思考[J].中国园林.202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