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作者

卜涛 刘良武

浙江建工绿智钢结构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 324400

摘  要: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工程执行严格的规范,其构建过程精细繁复,依赖众多工种的有效协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目标达成。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的构建中扮演着基石角色,凭借其卓越的承载力、绿色节能以及显著的施工效率,已经成为现今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首选技术手段。对此,本文重点探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超高层建筑其界定高度普遍超越200米,构造形态各异,涵盖了钢结构、混凝土体系以及钢混结合等多种设计。尤其是钢结构,其由一系列精密的钢元素组成,如高强度钢柱、梁和复杂的框架结构,构成了建筑的核心支撑。深入探究钢结构施工中的核心技术难题,对于提升施工效率,削减成本,确保工程稳固与使用者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希望能够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特点

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度特点,要求施工团队需掌握高处作业技术,并配备专门的高空作业器械,例如高处悬挂篮和攀升机械等。鉴于这类建筑的钢构架结构繁复,精度标准极为苛刻,任何微小的尺寸或角度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体结构安全性受损。故此,钢构架施工时,各连接点的精准控制至关重要,以保证结构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此类建筑的施工期往往较长,这就需要施工团队拥有持久的作业能力和稳定资源供给,同时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进度调控,以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如焊接技术、节点连接策略、数字建模技术及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通过全面模拟分析建筑结构,预先识别并处理潜在施工难题。考虑到安全风险的增加,施工单位需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规则和施工规程,强化工人安全训练和监管,以维护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1]。(如图一,超高层建筑图)

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和措施

1、钢结构焊接技术

在钢结构组装时,焊接工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焊接品质的保证至关重要。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核心技术即在于焊接,任何焊接缺陷都可能导致重大风险,鉴于焊接工艺的复杂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仅要针对不同组件选用适当的焊接方法,还需设立适宜的焊接工作台以确保操作的有序进行。此外,焊接点附近应配置防火设施,以维护工作平台的安全。遵循自上而下、由内至外、对称进行的焊接原则,以保证焊接工序的条理性。在开始焊接前,需检查吊装件的尺寸和定位,确保符合施工规范,并清除氧化皮、毛刺等杂物,以保证焊接质量。对于异形构件的角焊缝和对接焊头,应预先安装引弧板和收弧板,以确保焊接接头符合质量标准。在第一层焊接时,要封闭母材和垫板接缝的开口,选择的垫板需稳固且满足荷载要求。梁柱与垫板之间应用焊连接,引弧板的焊缝长度应超过其自身长度的2/3。焊接完成后,需切除引弧板1cm。为了保证角接缝和单面焊对接缝的质量,可运用磁粉、超声波和射线等无损检测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2、测量技术

超高层建筑以其卓越的高度在城市天际线中独树一帜,然而,它们的存在对城市景观视野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且对施工测量作业构成了独特的挑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施工团队主动引入尖端测量设备,持续优化测量技术,确保数据的精准度。在执行测量任务时,施工方需兼顾工程需求,精心设计测量路径,以提升测量精度。在行动前,必须精确设定基准参照点、基准线和测量区域,同时采用适宜的方法匹配测量任务的特性。测量专家需依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特性,规划出高效的高层数据传递路径,严格遵循所有必要标准,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测量团队的核心成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娴熟操控各类测量仪器和技术设备,而且他们必须具备卓越的职业责任感,对待每一项任务都严谨细致,以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无误。卫星定位系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施工企业在实施测量作业时,能够巧妙地整合这种先进技术,迅速锁定测量目标,显著提升测量工作的执行效率。

3、预变形控制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物的钢结构施工时,时常会遇到平面形状不规则的构造元素,这些因素会对钢结构的稳固性构成挑战。在组装钢结构的进程中,这类不规则平面会导致整体结构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起三维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积极采纳预变形控制策略,预先做好防范措施,以增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工程建造期间常遇到的压缩、形变、沉降等难题,也需要通过预变形控制技术的有效运用来加以管控。通过这项技术,施工单位能准确掌握钢结构的变化细节,精确估算变形程度,并据此采取特定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以恢复钢结构的原始位置和状态。

4、注重施工设备的选择

在建筑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单位需精细考量现场的特定条件来精确挑选施工设备。针对钢结构高空安装任务,核心设备可能包括门式起重机和吊车等,它们在承重和定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涉及提升、旋转和组件安装的工艺流程中,像液压千斤顶这样的设备会被灵活运用,确保精确操作。以一项特别的超高层工程为例,其外框筒的钢结构施工策略独具匠心,在设备选择上,施工团队充分考虑了项目特性及施工的实际需求,最终决定使用三台大型塔吊作为主体吊装设备,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以便于高效地进行钢结构的吊装和定位作业。对于那些高度不超过100米的施工部分,施工单位采取了更为细致的方法,部署了两台履带吊车作为辅助,以满足重量承载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这种精密的设备组合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显著提升了整体施工速度。

5、做好气象保障工作

鉴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特性,其在建设期间往往易遭受雷击,加之施工周期漫长,因此,确保防雷措施的到位至关重要,以防止任何安全事件的发生。施工单位需密切关注当地气候状况,对可能的气象危害因素预判并采取相应防范手段,以减轻风、雨、雷电等天气因素可能导致的损害,实现持续的防护,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超高层建筑对钢结构的强度要求极高,而钢结构以其卓越的承载性能恰好适应这一需求。在构想和规划超高层建筑时,关键在于精细的结构设计策略和创新的施工技术路径的选择,这直接关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致力于攻克钢结构施工的核心技术难题,以此引领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革新,驱动我国建筑业迈向高端转型,为国家产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湛涛.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3(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