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作者

赵洋

三门峡市经纬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200

摘要:钻孔灌注桩具备承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势,成为道路桥梁基础建设的首选方案。然而,在(道路)桥梁基坑支护过程中,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必须加强对该技术的应用控制,确保其满足安全出行的要求。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该工程项目中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详细论述,以期为同类型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深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0 引言

桩基础是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核心部分,它对建筑主体结构起主要支撑作用,不仅承受建筑结构的轴向压应力,还起到水平荷载的作用。因此,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质量及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经验的借鉴,对建筑基础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希望为同类型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建筑基础深基坑支护中灌注桩施工类型

1 工程概况

某国道改建工程全线桥梁共 138米/2座。其中:新建中桥69米*2.桥跨布置为4-16米空心板,下部采用轻型桥台、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桥宽净9+2×0.5米防撞护栏,总宽10米。

2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2.1 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岩石层厚度等,以便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应包括每个施工步骤的具体安排、时间节点、人员分工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此外,钻孔灌注桩施工通常需要使用钻机、泥浆制备设备、护筒、测量仪器等设备,以及水泥、泥浆添加剂等材料。在设备和材料准备就绪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2 护筒埋设

护筒通常由钢制成,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埋设,确保位置准确、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护筒埋设过程中,需要测量并标定护筒的位置,确保其与设计位置一致。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将护筒埋入地下。埋设深度应确保护筒底部进入稳定土层,避免孔壁坍塌。在护筒埋设完成后,需要进行位置和垂直度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偏差,需及时调整,确保护筒的埋设质量。

2.3 钻机就位

在施工现场,钻机需要根据设计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以确保成孔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需对钻机的基座进行平整和加固,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倾斜。然后,利用测量仪器确定钻孔的中心位置,并将钻机对准该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在钻机定位过程中,需要反复校准和检查,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钻机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应采取措施确保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在钻机周围设置支撑装置,防止其在钻进过程中发生倾斜或移动。

2.4 泥浆制备

泥浆的制备需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确保其密度、粘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泥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粘土和各种添加剂。粘土一般采用膨润土,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护壁性。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膨润土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降黏剂、增稠剂等,以调整泥浆的性能。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和成孔深度,适当调整泥浆的配比,确保其性能稳定。泥浆的制备需在专门的泥浆池中进行,通过泥浆泵将泥浆输送至钻孔中。在泥浆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其性能,及时补充和调整,确保泥浆的密度和粘度始终符合要求。

2.5 成孔

在成孔过程中,钻机逐步钻进,通过旋转钻头切削土层,形成孔洞。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注入泥浆,以保持孔壁的稳定,防止坍塌。成孔的关键在于控制钻进速度和压力,确保孔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需要调整钻进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土层结构和硬度。在软土层中,应适当降低钻进速度,防止孔壁坍塌;在硬土层或岩石层中,则需增加钻进压力,提高钻进效率。成孔过程中,需注意排除钻渣,通过泥浆循环系统,将钻渣带出孔外,保持孔内清洁。在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孔深和孔径的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偏差,需及时进行修正,确保成孔质量。

2.6 成孔检查

成孔检查是确保钻孔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成孔后的孔位、孔深、孔径、倾斜度及沉渣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首先,需对孔位中心进行测量,使用尺子或专用测量仪器,确定孔位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位置偏差。其次,对孔深、孔径和倾斜度进行检查,通常采用成孔检测仪,通过检测仪器获取具体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孔深、孔径和倾斜度均符合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2.7浇筑水下混凝土

成孔检查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浇筑前应先进行导管的接头抗拉实验和水密承压实验,以确保导管的质量。使用导管将混凝土从地面输送到孔底,首批混凝土应保证灌注到导管不小于1m处。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始终埋在混凝土中2~6m,以防止泥浆混入。浇筑时需连续进行,避免间断,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浇筑过程中还需监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灌注速度,确保桩基的整体质量,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和检查,确保桩基达到设计强度和要求。

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合理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时间安排、设备选用和应急预案等。施工方案应结合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科学、有序。

3.2 合理控制桩基竖向偏差

在成孔过程中,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激光测深仪和全站仪,实时监控桩基的垂直度和深度。同时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发现偏差及时调整,确保成孔垂直度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3 加强漏浆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和处理漏浆。可采用合理的泥浆配比和注浆工艺,确保泥浆的密度和粘度符合要求。施工现场应配备专门的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泥浆的使用情况,发现漏浆及时处理,防止对成孔质量的影响。

3.4 预防坍孔现象出现

坍孔现象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成孔质量和施工安全。预防坍孔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的泥浆护壁措施、科学的钻进速度控制和有效的孔壁加固手段。在软土层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特别注意钻进速度的控制和孔壁的维护,确保孔壁稳定,防止坍塌。

4结束语

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桩基础施工中,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成孔、清孔和灌注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统一技术标准是实际操作的关键。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预防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桥梁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4):74-75+91.

[2]陆雁飞、刘倩、崔石林、孙善智、邱书飞.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3-25.

[3]孙国培.桥梁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方法探究——以海月桥项目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