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寄宿制学校低年级数学兴趣培养策略的探析
江楚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二小学,云南 迪庆 674501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学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藏区全寄宿制小学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环境特点以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化需求,精心选择并应用合适的数学教学方法。本文将主要从关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趣味数学活动、丰富数学实践环节,给予学生个性体验、组织趣味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三个方面对全寄宿制学校低年级数学兴趣培养策略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全寄宿制学校;低年级数学;兴趣培养;具体策略
前言:在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学校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在校安全和生活情况,更要关注到学生如何在该环境之下实现知识的学习活动,切实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大规模办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集体活动的优势,组织学生在班级中或者是在年级中开展一系列与数学学科相关的趣味游戏活动或实践活动等等,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能够从低年级阶段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关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趣味数学活动
在“双减”政策的视角之下,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促进课堂“减负”的实现还要探索提质增效的教学手段。“双减”政策之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则为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由于学校是全寄宿制,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参与到一系列与数学课程相关的活动中。课后延时服务要同普通的作业完成活动进行区分,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课后衍生活动中,从而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本章节的核心教学内容,精心策划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中的趣味数学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此类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可构建特定的数学场景,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为例,教师为庆祝节日,可鼓励学生提前筹备所需的装饰材料、零食及其他相关物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班级人数和所需物品数量,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点进行计算,并编制出详尽的物品采购清单。通过这样的合作与实践,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运用。
二、丰富数学实践环节,给予学生个性体验
鉴于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以兴趣为驱动,他们倾向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和趣味性的实践环节来学习知识,而非仅仅通过枯燥的课堂习题来巩固所学。因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师可结合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与藏族元素相关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所涉及的旋转、平移和对称的相关知识。除了开展图案的观察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趣味的剪纸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准备剪刀、彩色卡纸等物品,在保障学生安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裁剪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制作风车。风车需要四个大小形状相等的扇叶,然后将这几个扇叶用图钉按到一根木棒上,当学生迎风跑动时,风车就会沙沙地旋转起来。在趣味的实践环节中,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中所渗透的乐趣所在,同时也可以在实践和体验中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三、组织趣味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游戏教学法是适合当前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和开拓视野。由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当前生活在全寄宿制学校中,很有可能会缺乏安全感,或者是产生恋家的心理状况。这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或者是在放学之后带领学生在操场上等开放地带中进行集体游戏,让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的准确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在放学之后的操场上带领学生开展一个趣味的与计算相关的游戏活动。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印有不同数字以及加减乘除和等于号这五个符号的泡沫塑料板,然后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具体规则:班级中的学生需要三人为一组,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哨声吹响之后,学生需要从散落在操场上泡沫塑料板中进行寻找,找到能够凑成一个等式的数字和符号,然后将其摆在自己的队伍区域中。在规定时间中哪个小组找到的等式最多,则哪个小组获得游戏的胜利。该游戏环节考验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以及计算的准确性,还考验他们在小组内的配合程度和默契度,是对学生智力和体力的综合性考察。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思维模式,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和个性化,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培育,使得他们能够在丰富多彩和寓教于乐的教学环节中切实收获知识、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丁晓龙.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路径分析[J].求知导刊,2023,(23):50-52.
[2]阳碧云,吴好,陈聪.做新时代数学教研的追梦人——长沙市望城区新世博寄宿制小学数学组风采[J].湖南教育(D版),2023,(02):59-61.
[3]陈彩梅.“双减”背景下寄宿制小学数学作业管理探讨[J].新课程,2022,(43):217-219.
[4]杨月霞,杨月梅.浅谈微课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应用[J].新课程,2021,(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