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藏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临床观察

作者

智华 扎西才让 尕旦草

1 甘南州藏医医院临床研究所 2 甘南州藏医医院临床研究所 3 甘南州妇幼保健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治疗采取藏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参与者共488例,予以盲选法进行分组,给予其中244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均设为对照组,另外244例患者均采用藏医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统计结果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4%,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2.4%效果更为确切,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治疗应用藏医疗法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加强血糖控制效果,延缓心脏病发展的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值得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病;藏医;临床效果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疾病发生后会导致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紊乱,进而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会相互影响,加快病情发展,增加其他病症风险,比如说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心脏病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往,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用药后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是对血糖控制效果有限,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我国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许多医生建议采用藏医疗法进行治疗,通过石榴日轮丸和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加强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随机择取488例近些年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针对藏医疗法实际效果进行讨论。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参与者共488例,予以盲选法进行分组,给予其中244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均设为对照组,另外244例患者均采用藏医治疗,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性病患有159例、女性病患有85例,年龄介于35-69岁,平均值49.6岁(标准差=2.2岁),糖尿病持续2-13年,均值6.2年(标准差=1.1年)。

观察组:男性病患有151例、女性病患有93例,年龄介于36-71岁,平均值50.4岁(标准差=2.4岁),糖尿病持续1-15年,均值6.5年(标准差=1.4年)。

两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基线资料齐全,其数据信息经过系统检验未发现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开展对比分析(P>0.05)。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行西药治疗,方案如下:二甲双胍,每次服用剂量为250-500mg,每天服用2-3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给予观察组实行藏医治疗,方案如下:石榴日轮丸,2次/天,2-4粒/次;十八味柯子丸,2次/天,2-4粒/次;二十五味大-汤丸2次/天,2-4粒/次;仁钦芒觉,凌晨1次/天,1粒/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1.3效果观察

临床治疗效果鉴定标准:(1)疗效显著:血糖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心脏病及其他不良症状完全消失;(2)治疗有效:血糖水平有所改善,心脏病及其他不良症状缓解;(3)治疗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总有效率计算公式为疗效显著与治疗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4%,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2.4%效果更为确切,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产生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紊乱且未得到纠正所致,进而引发的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则会造成心脏运动调控神经紊乱,诱发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对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3]。以往,临床主要应用西药治疗,通过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来控制血糖,延缓发展,但是实际疗效表明,西药治疗有效率有限,一旦停药,病情复发性较高,且长期服用容易诱发不良反应。因此,我院将藏医疗法用于临床,从藏医角度上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发生与“精华、糟粕难以融合,不化”所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调理“三因”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我院利用采用药物为石榴日轮丸,该药物具有温补胃肾的功效;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则具有利尿以及益肾固精的功效,二者联合可充分起到协同作用,发挥出益气养心、调节血糖的作用,疗效十分显著[3]。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治疗应用藏医疗法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可加强血糖控制效果,延缓心脏病发展的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值得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多杰卓玛,祁永福.中藏医诊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06):178-187.

[2]余丽琼,蒲丽丽,黎世玲,等.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机制与藏医药的认识及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22,13(01):108-114.

[3]仲格嘉,张伟,拉玛阿拉,等.藏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0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