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陈超

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致灾因素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主要呈现出传统隐患根深难治、瓶颈问题亟待突破、新兴业态风险叠加、自然与社会灾害事故威胁并存等特点,新形势、新挑战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消防应急救援能力的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面对更加繁重艰巨的使命任务,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灾害事故,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消防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近年来,多种类型的灾害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消防部门也应该认识到新时期消防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消防员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在多种救援任务中体现消防员的作用,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尤其是灾害事故范围逐步扩大,而且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如果依旧按照传统工作模式开展应急救援,则会对工作效率、质量及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应该以消防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对消防工作的认知,应对当前工作的新挑战。

一、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意义

1、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熔铸对党忠诚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转化为整装再出发的动力之源,作为科学真理来领悟、思想旗帜来高举、行动指南来践行,在思想旗帜感召中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坚持党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号令,坚决做到在思想上坚定追随、政治上绝对忠诚、情感上真挚热爱、行动上紧紧跟上。

2、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立足职能拓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将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交给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与火打仗、与水打仗、与风打仗、与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打仗,还要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打仗、与危化品事故打仗,要从处置单一灾种转向处置高空、山岳、水域、坍塌、爆炸、水涝等全灾种任务,可能遍及天上地下,呈现出全领域、全时空、全灾种的任务特点。

二、当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存在的问题

1、应急救援力量不足。首先,在消防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当前消防员的配备能力较差,在应急救援中无法充分发挥人员力量,影响了灾害事故的处理。尤其是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消防员人数不足的问题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限制,无法应对多变的灾情需求。其次,消防站建设力度较低。未能结合本地区的消防特点建设消防站,在实践工作中存在责任不清和分布不均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消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消防站建设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在应急救援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和价值。

2、应急救援装备匮乏。消防员熟练应用应急救援装备,是保障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提供足够的设施和装备。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保障体系,应急救援装备的投入力度不足,影响了消防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不利于现代化消防工作队伍的建设。在现代消防体系下,部分设施设备存在老化的问题,在应用中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了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在配备消防车辆的过程中,未能对其性能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无法发挥抢险救援的作用,消防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受到影响。

三、提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

1、构建责任机制。新时期,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受到广泛关注,需要不断提升消防应急救援整体效率和质量,促使多个部门密切配合,构建起责任机制,以便服务于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第一,应该结合现阶段的工作程序进行划分,促使责任机制更加清晰,密切不同主体间的联系,提高消防救援实效性。可以在实践中将网络信息平台作为依托,保证不同主体的信息交流更为频繁,提升工作质量。第二,提高消防员的配合度,让责任机制展示出保障功能。通过科学划分责任,让各方主体明确自身职责,通过落实基础工作,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减少火灾隐患。第三,在构建责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使得资源实际利用效果得以完善,提升资源共享实效性,展现消防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能力。责任机制的构建意义重大,是提升各部门责任认知的关键,因此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完善,推动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稳步开展。

2、强化基础设施。首先,应该以消防员职业化建设为契机,提升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注重专职消防员的专业培训,使其从固有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使其认识到新时期消防工作的严峻性,了解应急救援工作的新特点,从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在紧急情况下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建设专职消防队伍时,还应该重视社区志愿消防员的作用,通过彼此配合做好应急救援保障,促进社会公众在消防事业发展中的参与意识,真正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其次,应该加强消防站建设,为消防员实践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加大在消防设施及装备方面的投入力度,明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消防工作特点,确保消防站建设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提升重点区域的整体建设水平。根据新时期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对消防车辆及装备器材的建设进行提升,满足智能化及自动化发展的需求。针对各类消防车辆的性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消防员能够掌握不同车辆的使用方法,在不同消防应急救援中发挥各自的性能优势。

3、增加财政投入。要使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稳步开展,需要提升各部门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充实消防员职责体系,使其为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要调动其他主体的配合度,使后勤保障、资金以及其他要素更加充足,满足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需求。科学配置人员,根据各岗位的特点,配置不同专业的岗位人才效力。其次,充实经费保障,将队伍建设经费预算制度当作依托,落实好全面细致的管理,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多个实践活动中编制科学预算体系。消防员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在提供队伍建设经费时也应该以长效保障机制为依托,明确《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和内容,对业务经费标准予以确定,为消防员的职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从而消除经费短缺对消防员综合能力提升造成的限制。

4、开展实战训练。实战训练不仅能够提升消防员的实践素养,还可以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增强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防止方案细节不合理而造成救援困难。注重模拟训练设施的改进,对紧急情况下的多种事故灾害进行模拟,包括泄漏、燃烧、高温和浓烟等,以便帮助消防员明确不同事故下的救援任务特点,防止不了解情况而出现盲目性的问题。尤其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实战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应该引进先进的VR技术,为消防员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其掌握灭火、排烟、堵漏、登高和照明等工作任务的要点,强化实战训练效果。采用分级训练的方式,对不同灾害事故进行分类,从而运用差异化的救援技术和设备,提升消防员的专业化水平。

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心怀进取之心,保持“能力恐慌”,从调度指挥、力量编成、全员练兵、业务基础、综合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入手,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固化成果、优化机制、抓出成效,才能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上稳步前行,真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防救援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邹逸江,孔家辉. 消防救援队伍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的 提高对策 [J]. 消防界,2020,06(02):62-63.

[2] 高正达,潘爱仁. 中国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1):172,174.

[3] 王新伟. 如何提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思考 [J]. 今日消防 ,2020,04(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