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研究
朱瑞云
福建省莆田市妈祖中学
摘要:在初高中语文教育中,整本书阅读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深度思考、批判性思维以及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课文的片段教学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则强调学生通过完整的阅读体验,深入理解和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分析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通过系统的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同时,整本书阅读教学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深化文学理解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得以跨越片段学习的局限,深入探寻作品的完整世界。他们不仅能跟随故事的脉络,细致地感受情节的起伏与转折,还能在人物塑造中洞察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能在阅读中领悟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种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使得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这种兴趣将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文学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文学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使他们能够持续、深入地阅读完整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耐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从而显著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不仅如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需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如通过预测来激发好奇心,利用推断来加深理解,以及运用概括来把握整体。这些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不仅使阅读过程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不同文本时能够游刃有余,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拓宽知识视野
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窗户。在沉浸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还能领略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这种跨学科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领略到世界的多彩多姿。通过阅读,学生逐渐增强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了开放包容的跨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全面的阅读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塑造了他们全面而深刻的世界观。
二、初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在教学初期,明确教学目标是关键。教师应根据所选书籍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能力,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探究作品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这些目标设计阅读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例如,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绘制人物关系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等。这些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分析学生学情,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各有千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阅读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阅读困难。基于这些宝贵的数据,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西游记》为例,这是一部深受学生喜爱的经典名著,但不同学生阅读此书时的需求和兴趣点可能大相径庭。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如探究作品中的隐喻、象征以及深层次的文学价值,从而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而对于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则应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帮助他们清晰地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这样的差异化教学策略,每位学生都能在《西游记》的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三)结合文本特点,设计教学任务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文本类型的多样性要求教师灵活设计教学任务以适应不同文本的特点。阅读小说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小说的情节丰富性和人物复杂性,设计诸如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题探究等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在逻辑和人物性格发展。而面对散文这一文体,教师应关注其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细腻,设计如语言赏析、情感体会等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例,这部小说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深入探索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地域文化,感受作者对湘西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乡村生活的描绘,对人性、爱情和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四)强化实践应用,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仅是理解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将阅读所得进行交流和展示;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积累,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例如,在阅读完《骆驼祥子》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讨论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这种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结语:
总结而言,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补充,更是对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文本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欣然.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4.DOI:10.
[2]夏峥嵘.统编版初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J].作文,2020(28):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