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
李杰 宗晨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低碳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低碳理念,采取有效的建筑设计策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议题。本文就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在建筑设计各项内容中所蕴含的低碳理念,推动低碳理念应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低碳理念;建筑设计;体现
引言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个行业中的贯彻落实,建筑行业也逐步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始提升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做好对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设计方案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极为显著,为始终做好对建筑工程本身和建设过程节能环保特点的保障,应当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在建筑行业中实现对低碳理念的充分贯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避免因为工程建设造成过大的能源消耗。
1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节能减排为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低碳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筑物本身两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对施工规范性的有效保障,针对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各类污染问题进行管控,从而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限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消耗的管理。在建筑物本身上,低碳理念下的建设设计能够借助BIM等信息化技术做好对建筑物模型的构造,针对建筑物建设完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明确,分析影响的具体来源,从而做好对相关影响的调整,进而实现对建筑物本身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合理控制。
2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原则
2.1节约性原则
第一,低碳理念中的建筑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后续的建筑施工实际用料状况,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促进建筑有效控制能源及各类资源的耗费情况,提升实用性且提高资源、能源的实际利用率。另外,建设在内部格局设计过程中,应有效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使光照、通风、保暖等效果达到最佳,防止无意义地耗费资源。可以使用岩棉保温板、聚氨酯板等具备更好的环保及节能功能的建筑材料,替代消耗能源且易产生污染的建筑材料。第二,低碳理念中要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优先采用可再生资源,建筑工程应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及节能环保思路开展设计,以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使建筑内部实现保温、通风等良好效果,降低应用暖气、空调等设备的几率,有效减少电能的耗费。第三,建筑工程应根据池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开展设计,科学对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布局,使室内外空气能够更好地流通循环,通过增强室内采光效果全面节约电能。同时,也可采用可再生的太阳能等资源,有效避免能源及能源的过度消耗。
2.2自然性原则
传统建筑工程设计重视建筑的自身设计,却忽略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导致过度耗费不可再生资源,同时造成建筑物无法实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应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来维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概念应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重点,来建设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国家推进低碳理念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在兼顾功能性的同时,要确保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合理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全面应用自然环境的各类优势,降低人为干扰周边生态环境的现象。能源及材料的应用要注重节能环保及可再生等性能,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筑原材料及各类能源,重视体现低碳性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1建筑选址应与环境相协调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对建筑选址问题的考虑,结合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始终明确合理的建筑选址能够对碳排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为做好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建筑选址的具体位置选择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谨慎。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分析初步选择位置是否存在常见的地质灾害,确保不存在地质问题后,再来考虑确定建筑选址。除该要素以外,建筑选址还需要考虑到生物资源、自然资源、公共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重要内容,结合建筑的具体类型来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位置的选择,比如住宅,其主要考虑学校、医院、交通等重要条件,在明确建筑的数据类型后才能更加精准地做好对建筑选址的明确。同时,在现场勘察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所在位置是否存在同类建筑这一情况进行调查,尽量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确保最终建设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建筑选址周边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
3.2利用可再生能源
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建筑用能设施需求,从而降低实际用电量。以太阳能利用为例,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现代建筑最为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在建筑屋顶部署多台太阳能集热器与水箱,通过管路连接集热器、水箱与建筑给水管道。系统运行期间,集热器持续把所采集的太阳光能量转换为热量,利用热能加热水体,始终把水温控制在45~60℃左右,再由水箱把热水通过管路输送给建筑室内房间,用于淋浴用水等用途,无需消耗电能。如果对水温提出严格要求,则可配备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夏季与冬季水温分别保持在90℃与70℃左右。
3.3应用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那些尽可能使用低碳、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它们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碳排放,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传统的墙体材料如水泥、砖块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且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循环利用。而现代的绿色墙体材料则采用了更加环保的制造工艺,如石膏板、轻钢龙骨等,这些材料不仅产生的碳排放少,还可以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资源的消耗。传统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聚氨酯等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而绿色保温材料则采用了天然的可再生材料,如麦秸、木屑等,不仅可以有效地隔热保温,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除了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绿色建材的应用还涉及到楼板材料、屋顶材料等。
3.4做好景观绿化
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建筑所在区域一般有不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植物物种选择和类型搭配过程中,要考虑充分结合周围景观特色,合理利用不同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使艺术美学和综合功能达到良好协调;重视以人为本,注重人员切身感受。在实际的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视觉比例上的协调,综合考虑视觉空间、安全设施,使景观多样与视觉连续;舒适对建筑景观设计而言是一个重要目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建筑居住使用舒适度和建筑景观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顺利建成新型低碳建筑,积极践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满足现代建筑使用需求。设计人员应树立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依托低碳理念来推动建筑规划设计体系转型升级,全面掌握在空间组织形态、场地设计、建筑选址等诸多方面的规划设计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设计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伟伟,王祥龙.低碳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11):114-116.
[2]尹正姝.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3(03):40-42.
[3]包彦安.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20):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