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研究
白春华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议题式教学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正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以议题为纽带,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意义的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探究中成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议题式教学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和实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还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参与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一)围绕时事政治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时事政治议题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选择当前热点时事如“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作为教学议题,我们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和长远目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明白这一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以及它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生活的深远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形成对国家政治决策的认同和支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环保政策的理解,还能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他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如减少碳排放、垃圾分类等具体行动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小行动都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结合生活案例提升学生法治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法治的魅力和重要性,我们特意引入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治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力求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能够触及学生的日常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共鸣和深入思考。以“网络诈骗案例”为例,我们详细解析了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常见形式,让学生了解到这一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普遍性。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不仅认识到了网络诈骗对个人财产安全的威胁,更理解了网络诈骗背后的法律逻辑和道德责任。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网络诈骗的法律责任,以及个人在网络世界中应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结合案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防范网络诈骗的具体建议。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提出的建议既有针对性又富有创意,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信陌生信息等。这样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修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实践活动的力量不可忽视。为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道德的力量,我们精心策划了“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通过参与环境保护、文明劝导等实际工作,实现道德修养的实质性提升。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将所学的道德理论付诸实践。他们认真清理社区垃圾,倡导居民垃圾分类;他们热情地进行文明劝导,提醒居民遵守公共秩序。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却蕴含着巨大的道德力量。学生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更深刻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价值。通过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还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社会,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四)引入辩论环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辩论环节,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我们特意选择了具有争议性和挑战性的议题——“是否应该对网络游戏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热情。辩论过程中,学生们纷纷站在各自立场,用充分的论据和清晰的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深入分析网络游戏的利弊,还探讨了监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反驳对方观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论述。通过这次辩论,学生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网络游戏的影响和监管的必要性,还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结语:
我们将继续深化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鑫.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界,2024(05):17-19.
[2]唐洁,韦然成.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33):44-46.
[3]吴尚香.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