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做好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
郎双宝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 137600
摘要: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农田水利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重视,现阶段,如何做好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已经成为工作开展的关键,本文也将针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农田水利;现代化
引言
农业作为推进国内社会经济水平进步的关键,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使得现代化农田水利不断进行创新转变,且逐渐成为地区部门和社会有关管理组织关注的重点。对此,在新农村发展建设环境中,对于持续推进农村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并完善各项水利项目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点,更是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就针对做好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进行研究。
1.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的意义分析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可以有效保障农业灌溉和排水,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在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利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可以帮助部分农户在产业的生产中精确的控制水量和施肥量,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项目的运行期间,有关人员也能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1.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利用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农民的收入将会呈现出显著增加的优势。同时,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还能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增加农民的多样化收入来源。在这一基础上,农田水利现代化也进一步带动了农机、农资、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在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利用中,相比较传统的水利工程来说,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产业的实际生产发展中,农户通过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技术,能逐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污染,保护水源和土壤质量,从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后续的发展中,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农业模式相结合,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做好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策略研究
2.1技术的创新应用
2.1.1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通过在作物根部附近缓慢滴水,直接供给作物所需的水分。这种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随着农户对于技术的应用成熟,在实际的使用中,滴灌系统还可以结合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1.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在产业的管理中能模仿自然降雨的形式,为作物提供水分。这种技术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土壤渗透性较好的地区。同时喷灌系统可以调节喷洒强度和范围,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水要求,提高灌溉效率和作物质量。
2.1.3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介于滴灌和喷灌之间,通过微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既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灌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品质。
2.1.4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通过在河道和渠岸边种植耐水植物、构建生态缓冲带等方法,减少水土流失和岸坡坍塌,保护水源和土壤质量的基础上,还能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美化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2.2资金保障与多渠道融资
政府作为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项目的主要推动力量,必须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不仅包括财政拨款,还应包括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为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同时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等,降低项目实施成本,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来。同时,除了依靠政府投入,还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项目,共同承担相关的经济收益,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实现不仅可以弥补资金缺口,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水利项目后续的创新和应用建设提供支持。
2.3强化项目管理与维护
为了确保现代化农田水利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得到专业的管理,应组建一支专业团队,确保每个环节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同时在团队健全之后,要在专业团队内部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例如,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进度和预算控制等,在这种责任分工明确的工作环境中,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升管理效率。团队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操作手册,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施的结构安全性、设备运行状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之后针对每次检查和维护的内容以及相关人员的签字记录都应详细记录在案。通过系统的维护档案信息建立,可以形成完整的设施维护历史,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实现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效果,在农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效益,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整体技术以及设施逐渐完善的创新发展环境中,关于农业经济发展也在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实现迈进。因此,基于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可完善田间水利建设项目规划,不仅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田间水利建设项目对于产业发展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完善措施,以期为农业进步和农田水利的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云.农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J].黑龙江粮食,2024(02):58-60.
[2]赵仓.现代化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J].河北农机,2023(23):88-90.
[3]陈国宏.元谋县:创新农田水利改革模式 打造现代化灌区建设标杆[J].创造,2023,31(1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