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策略方法研究

作者

蒋云才 何甜

郴州市北湖区文化馆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要:基层文化馆是国内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的任务。在基层文化馆中,群众舞蹈是一种常见的表演形式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魅力。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一直是困扰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基层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策划和编排群众舞蹈节目,以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其中并提高活动的效果,是基层文化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了解观众需求是制定编排策略的基础,注重创新性和多样性也是编排的重要原则之一,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也是编排的关键因素,加强宣传推广也是提升群众舞蹈编排效果的有效途径。

1群众舞蹈的内涵及特色

群众舞蹈是指在广大民众中广泛参与并流行的舞蹈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度、文化传承、娱乐性和美学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群众舞蹈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以简单易懂的动作、节奏和旋律吸引着普通人参与其中。通过参与群众舞蹈,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群众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它能够将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民族舞等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群众舞蹈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和审美观念。

群众舞蹈通常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表演,它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放松的感觉。舞蹈表演者们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让参与者感受到音乐和动作的魅力。这种娱乐性的特点使得群众舞蹈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活动。群众舞蹈注重表现自然美感和人体美感,强调舞蹈演员对身体的掌控和对动作的准确把握。观众可以通过欣赏群众舞蹈,领略到舞蹈的美学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基本的舞蹈技能和动作规范,培养人们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同时,群众舞蹈还可以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了解和欣赏,拓宽视野。

2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现状

基层文化馆的舞蹈编排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对舞蹈技巧和理论知识了解不足。这使得他们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舞蹈作品,也限制了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发展。由于经费、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基层文化馆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来支持舞蹈表演和创作。这导致一些优秀的舞者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限制了一些有潜力的舞蹈作品的推广和发展。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存在差异,基层文化馆在选择舞蹈主题和风格时可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偏离了群众的需求和文化传统。这可能导致舞蹈作品缺乏共鸣感和吸引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支持。基层文化馆的舞蹈演员和编导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一,有些甚至缺乏基本的舞蹈基础。这对舞蹈作品的整体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观众难以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

3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策略

3.1根据当地文化和民俗特色进行创作和改编

深入研究并了解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挖掘当地的民间传说或故事,并将其转化为舞蹈作品中的情节或主题,以展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了解当地的音乐风格和乐器种类,并将它们与舞蹈编排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旋律和节奏。将传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与现代舞元素结合起来,使观众能够欣赏到既保留传统又富有创新性的表演。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避免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舞蹈作品。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舞蹈作品的本土化特色,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魅力。

3.2与社区居民合作

邀请当地居民参与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达对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这不仅可以增加舞蹈作品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团结。与社区中的志愿者或居民一起参与到舞蹈编排工作中,让他们成为舞蹈作品的参与者,从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认同感。同时,也可以邀请社区内的专业人士作为顾问,提供指导和建议。

3.3以互动性和趣味性为核心设计舞蹈动作

将舞蹈动作与简单的游戏规则结合起来,例如让舞者进行接力赛、追逐等,增加参与者的兴趣和动力。尝试使用不同的动作组合,如跳跃、旋转、踢腿等,让观众感到新鲜有趣。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道具或装饰品,如彩带、气球等,以增加动作的视觉效果和可观赏性。选择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音乐作为背景乐,与舞蹈动作相呼应,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舞蹈中来,比如让他们跟随音乐一起跳舞,或者在表演过程中邀请他们上台参与互动。这样不仅能增加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定期组织舞蹈比赛或演出活动,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舞蹈编排,提高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水平。

3.4多元化风格融合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动作和编曲,以吸引不同的观众群体。可以选择流行、民族、古典等多种类型的音乐,以及现代舞、芭蕾舞、街舞等多种风格的舞蹈动作。同时,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创新的元素,如使用高科技手段或虚拟现实技术等。将舞蹈与其他表演形式相结合,比如与戏剧、音乐会、舞台剧等进行联动演出。这样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多的视觉冲击力和多元化的体验。尝试新的编导思路和方法,打破传统的编排模式。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优秀作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审美需求,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作品。

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策略方法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观众需求、创新性、多样化、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以及宣传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惠娟.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举措[N].山西科技报,2022-10-31(B03).

[2]于杨.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创新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30-133.

[3]颜庭梅.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4):155-156.

[4]王梓仲.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J].戏剧之家,2019(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