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作者

张新波

浙江华信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海宁市 31440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施工工艺愈发复杂,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地位愈发关键。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现存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施工中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等风险环节多,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有效管理能提供安全环境,配备防护设备,规范操作,降低事故率,保障人员安全,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提升效率。同时,安全事故会导致企业承担救援赔偿、停工整改等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良好的安全管理可避免损失,保障工期,延长设备寿命,提升经济效益。此外,建筑工程关乎社会稳定,安全事故会引发公众恐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能维护公共安全,增强行业信任,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形象。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2.1 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投入,压缩安全培训、安全防护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成本。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违规作业、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现象,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淡薄的安全意识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部分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例如,安全责任制度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安全职责划分模糊,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安全检查制度执行不到位,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频率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奖惩制度缺乏有效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对安全生产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部门奖励不足,难以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2.3 安全技术管理不足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和工艺不断更新,但部分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发展步伐。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如脚手架搭建不符合标准、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等,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4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且大部分为农民工,其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不够系统和深入,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识别和应对安全风险。同时,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难以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影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3.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企业应将安全意识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语、宣传栏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潜移默化地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加强安全检查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和检查频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奖惩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安全生产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部门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规范、齐全,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有效性。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机器人等,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3.4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还应涵盖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施工人员技能考核制度,对考核合格的人员发放上岗证书,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其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结语:

据上文分析可知,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技术管理不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等一系列管理策略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应持续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月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13):0069-0069.

[2]杨永刚.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2,5(08):31-34.

[3]张道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