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祝国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制定详尽而又精确的预算制度,对企业进行利润预测,确定重点环节,增加利润,对油田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油田企业采用的是投资成本双线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不能精确体现企业的全面预算,从而不能成为企业增加盈利的基础。因此,“投资成本一体化”是一种适合油田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明确了我国油田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油田企业;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模式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方式来调控国家经济,油田企业也不例外。这样的制度,在我国贫富悬殊前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重点产业上,使国民经济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体系所暴露出来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国家经济体系必然要转向以市场为基础,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油田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一项与之相匹配的重要工作,它要从现行的投资成本双线管理方式转变为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模式,达到对投资与成本的有效整合。
一、预算管理模式应符合投资与成本的本质关系
投资的实质是成本,而投资在将来的成本中也会以折旧、损耗等方式体现出来。之所以将“投资-成本”区分开来,主要是因为在会计中将“投资”与“成本”进行区分,其依据是“注重实质而不注重形式”,从而更好体现资金的运用方式。然而,这个方法并不能被用来人为地将项目投资和成本分开。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收支平衡,投资和成本之间的转化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油田企业[1]。油田企业的突出特征是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所以工程的投资规模很大,施工周期也较长,受油田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波动、施工期实际地质状况与预期不符等诸多客观因素限制,导致项目的回报比预计要低,甚至是无效益、负效益,此时的再投资是无效的,必须马上终止,投资也变成了企业的成本,作为经常性支出。如果为增加产出而采用结构调整措施所产生的成本,不只是原来的生产得以保持,反而会使其更多地提高,甚至使用年限更长,这时就不能将其作为一种成本记录下来,而应当作为一种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予以资本化。因此,为更精确度量投资的性质,真实反应企业的运营情况,应落实“今日的投资就是明日的成本”思想,摒弃原来的双线管理方式,采取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做法。
二、预算管理模式应与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
油藏经营管理模式是20世纪由美国专家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根据油田业的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采用多种途径使油藏的收益最大化。我国专家认为,油藏从发现到建设,再到开采和回收,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油藏评价、开发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以综合思想和概念来引导油藏的管理实践与活动,通过对各类资源(人力、财政、材料和技术)的互补收益和公正配置,使资源能够被公平使用,从而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益。该模式应以油藏为基础,将各种资源因素集成起来,注重从开采到回收的整个流程转变,这也是当前我国油田企业正在积极推行和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另外,在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前,运用以成本为基础的方法,对工程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在实行之后,投资或成本按照实际费用的性质进行核算,这就是所谓的“从上到下协作,从下到上协调”。该方法一是可以确保所制定的油藏工程项目完全涵盖整个寿命期,避免出现遗漏、少投资和多投资等情况。二是减轻各单位由于人为分工而导致的繁琐工作,从而大大节约行政成本,并大大提升工作效能。三是根据成本动因法制定的预算可以进行精细经营,并使其在实施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2]。四是按实际开支的属性进行会计分割,精确体现成本的利用状况,为旧油藏的开采效益评估、新油藏的经营管理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三、充分利用和依托信息化工具
不论是在预算制定,还是在过程控制和事后会计等环节,都需要实时、精确的信息。每个油田企业都具有各自的地质特征和资源禀赋,所以,在进行经营时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而不应使用历史水准法,应使用成本动因法。采用成本动因法可以更精确衡量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成本,并增加预算的一致性。但是,运用成本动因法的首要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将所有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动力要素都列举出来,并加以定量。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料工费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材料成本,主要有:钻具、柴油等,“工”是在操作过程中耗费的劳力,成本中除了材料及人力外,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成本,如运费、搬运成本等。在此基础上,应对建立钻井工程的主要成本进行深入研究,以动因成本的投资为基础,建立钻井工程的基准成本模型。这样的方式,要将各个操作步骤分割开来,用海量的样品来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很明显,单凭人工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将这些数据收集、汇总、分析总结。运用信息技术对预算实施进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交易都是由该系统来实现的,信息化手段能够对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和登记,把它同已准备好的预算作对比,发现明显的差别,做更深层次的分析,改善或修改预算。除了传统的计算机核算之外,时候核算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但它并不是为了纠正已发生的业务和预算,而是为了吸取教训,为下一时期的经营活动和预算制定积累经验,并作为借鉴。从概率论和数学统计的角度来看,样本规模愈大,就可以更好反映出事件的实际情况,只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都囊括进去,就可以精确刻画出事件的所有可能,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普及,企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3]。
四、避免简单合并的错误认识
当前,要想准确把握“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的实质,就不能将两种渠道进行“混流”,而是要进行“一体化”。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指在工程施工流程中的编制与管理,但在项目建设中还应将投资与成本两个部分分开来进行。在制定预算时,应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以成本动因作为因素,进行科学的预算。在此基础上,企业资金预算不仅要保证其将来可实现盈利,还要考虑到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贬值而造成的财务压力。而资金预算不仅要保证当前的盈利与现金流量,还要注意在当前为预算预留充足的资金,以保持企业今后的运营状态。此外,实施“投资成本一体化”的前提是要确立“地质工程整合”与“勘查发展一体化”的运作与管理,并进行“投资成本一体化”,它是一个非常繁琐的项目,不能把原来的规划、财政两个部分统一起来。投资成本一体化的确能够降低原本两者的协同管理成本,但是,从投资和成本上来说,保持原来的双线管理运作模式,没有触及到本质,这样的改革方法既浪费大量时间,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
结束语
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所有经营方式与方法,都是要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取得最大的利润。油田企业正逐步由“以产出为导向”转向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这个转型应彻底变革现有的许多制度,改变原来落后的投资成本双线管理,只有通过先进的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企业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才会得以提升,从而达到更高的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凯伟,加倩蓉,苏璟,孟醒.油田企业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21,40(06):10-13.
[2]范辉.对油田量化优化投资管理的探讨[J].当代石油石化,2021,29(03):50-54.
[3]李相远.新常态下油气企业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J].当代石油石化,2019,27(0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