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胡晓龙 张志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逐步扩展开来。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电力安全防护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其高效、智能的特点,在电力安全防护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安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质的提升,并且逐渐加大了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了我国整体发展进程。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取得的进步更加明显,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电力相关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并且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在这个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在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对整个系统节点进行科学规划和节流,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预期,还能有效降低人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安全问题
1.1技术水平与安全系数不高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深入运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提升系统运用成效,科学全面保障系统高效运行,必须科学全面运用好精细化的技术手段,积极增强安全系数。但在实践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安全系数也相对不足等,这自然会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科学运用。还有就是,在实践运用中,因会产生比较多的信息数据,人们缺乏对这些信息数据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认识,或者人们没有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精细研判以及全面分析等,也容易出现信息数据混乱等问题,甚至容易滋生一定的安全问题。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项严谨且高效的技术手段,人们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重增进它的安全效益,防范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或者其他问题。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了实现对电气自动化项目的有效控制,保证安全作业,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明确管理条例,并且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的项目开展目标,这也是企业方面的重点任务,在制度的约束作用下,电气自动化项目的建设指标能得到全面提升,更容易达到预期的项目作业目标。就目前来看,在许多的电气自动化项目中,关于质量安全控制,都存在监管力度不足,制度不完善,管理条例不清晰的问题,企业方面没有结合电气自动化项目的具体建设要求,制订相应的制度条款,对于电气自动化项目中的各种操作问题,管理人员也没有进行问责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质量安全控制的作用会被大幅度削弱,无法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质量安全风险的爆发概率明显增加,这种管理通病必须要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完善相应的制度条款。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落实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方面的防护措施,保障电力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要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包括规范制定、设备检测、教育培训等,旨在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需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开展定期检测和维护,培训和教育从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事故调查和改进机制,开展监督和执法,完善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
2.2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第一要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身应该属于电力行业,而大多数的大力行业都与安全之间存在莫大联系,并且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安全是生产过程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相关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的行业或者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牵涉的安全因素也就相对较多,安全管理机制的合理构建能够实现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有效管控,因此要求企业能积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首先,企业应该积极组织人员加大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全面了解现阶段国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出的安全规定,在结合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性的安全管理办法。其次,在制定好安全管理机制之后,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积极修改专家提出的不合理之处,最大限度保证管理机制的可行性。最后,应该形成企业章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严格落实,减少形式化问题的发生。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落实安全管理机制,那么这一机制的制定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在安全管理机制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要求的全面化和具体化。例如,在发电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展开,同时还应该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环保理念,主动创新生产形式,最大限度减少火力发电形式的应用。在电力的输送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电压、输送环境以及距离等因素合理制定安全管理机制。
2.3加强设备管理
对于电气自动化项目来说,设备因素产生的影响极大,不仅关系到了的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也会对项目运行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为此,立足于质量安全控制,企业方面必须要加强设备管理,利用严格的监管工作,消除设备因素对电气自动化项目产生的消极干扰。具体来讲,对于电气自动化项目建设中所应用的工程设备,必须要采用一人一机的操作管理模式,定期地开展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处于巅峰运行状态,对滥用设备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把风险因素的爆发概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在电气自动化项目建设中,也要对应用设备进行严格监管,设备属于技术的载体,设备的质量,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各种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根据电气自动化运行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调试,在确定其质量过关的前提下才能投入使用,消除设备隐患。
2.4落实精细的安全培训教育
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条件越来越复杂,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元。企业为全面提升和科学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运行稳定性,为不断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质量,就必须着重提升人的安全素养,深入开展好科学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完善且系统化的安全培训教育等,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的安全素养,优化人的技术认识,还能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安全管理实践中。为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标准,同时也要注重建立科学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以此来实现安全培训的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运行,最大程度保障和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语
为了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长远发展,企业应重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生产机制,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通过各种途经提升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水平,确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玉洁.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21,19(04):40-42.
[2]刘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38-39.
作者简介:
1.胡晓龙:男,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中共党员,农学硕士。
2.张志鹏 (2004.3-),性别:男,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学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