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问题探究
王卫峰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和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防护,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单一环节或特定技术上,缺乏对整个公路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通过综合分析桥架施工、基坑开挖及临边防护的安全问题,提出一套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安全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防护;问题探究
一、桥架施工安全防护问题探究
(一)桥架施工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分析
桥架施工的特点:(1)高空作业:桥架施工通常需要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进行,这不仅增加了作业人员坠落的风险,还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高空作业技能和心理素质。高空作业的环境条件,如风速、温度、湿度等,都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2)结构复杂性:桥架结构可能包括多个支撑点、斜拉索和桥面,这些复杂结构的搭建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施工技术。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施工团队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3)环境影响:桥架施工往往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噪音、粉尘和交通干扰等。这些环境因素不仅可能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安全风险分析:(1)高空坠落:桥架施工的高空作业特性使得作业人员面临坠落的风险,这是最严重的安全问题之一。坠落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因此,高空坠落防护是桥架施工安全防护的重点。(2)物体打击:在桥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工具、材料或其他物体坠落,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物体打击的风险不仅限于高空坠落,还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体抛掷或掉落。(3)触电风险:桥架施工可能需要使用电气设备,不当操作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触电事故。触电风险不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在维护和检修时发生。
(二)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建议
为了确保桥架施工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一系列全面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这些规程和制度应当详细到能够涵盖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并且要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范。此外,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个人防护方面,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这些装备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正确使用和维护,这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技能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也是提高安全性的关键。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和自动化施工设备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监控施工现场,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施工质量[1]。
二、基坑开挖安全防护问题探究
(一)基坑开挖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分析
基坑开挖的施工特点:(1)深度大:基坑开挖通常涉及较深的挖掘,这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2)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的地质条件可能复杂多变,包括不同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岩石硬度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基坑的稳定性。(3)施工周期长:基坑开挖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这要求施工团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资源调配能力。
安全风险分析:(1)基坑坍塌: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支护措施不当或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基坑坍塌,对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2)地下水渗漏:基坑开挖可能遇到地下水,如果排水和防水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地下水渗漏,影响基坑稳定性和施工安全。(3)地面沉降:基坑开挖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安全。
(二)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建议
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骤能够为基坑开挖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岩石硬度等,从而为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地质勘察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且在施工前完成,以确保支护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护设计方面,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钢板桩、土钉墙等,这些支护结构应当能够承受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荷载,包括土压力、水压力等。支护设计还应当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土体的固结等,以确保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这包括确保支护结构的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精度。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支护结构的裂缝、变形等。此外,施工团队应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以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临边防护安全问题探究
(一)临边防护的施工特点和安全风险分析
临边防护是公路交通工程中常见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边缘地带,如未完工的桥梁、沟渠等,这些地方存在坠落风险,需要特别的防护措施。
临边防护的施工特点:(1)高风险区域:临边防护通常位于施工现场的边缘,这些区域由于缺乏足够的防护措施,容易发生坠落事故。(2)多变环境:施工现场的环境多变,包括天气条件、光线变化、施工进度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临边防护的有效性。(3)施工人员流动性: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大,施工人员可能在不同的作业区域之间移动,增加了坠落风险。
安全风险分析:(1)坠落风险:临边防护区域的坠落风险是最大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没有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2)视觉障碍:施工现场可能存在视觉障碍,如临时搭建的结构、堆放的材料等,这些障碍物可能遮挡视线,增加坠落风险。(3)照明不足: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条件下,临边防护区域的可见性降低,增加了坠落风险。
(二)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建议
首先,安装防护栏杆是临边防护的基础措施。防护栏杆应当设计为坚固、连续且不易攀爬的结构,高度应至少达到1.2米,以防止人员坠落。栏杆的间隙应足够小,以防止物体穿过,同时也要确保不会对施工人员的视线造成过多阻碍。此外,防护栏杆应当涂有醒目的颜色,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以提高其可见性和警示效果。其次,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线是提高临边防护区域安全性的关键。在临边防护区域的入口处和周边,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包括坠落危险的警告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说明。警示标志应当使用反光材料,以便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条件下也能清晰可见。警示线应当沿着临边防护区域的边缘设置,以进一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提供安全照明是确保夜间或光线不足条件下临边防护区域安全的关键。安全照明应当包括足够的照明设备,如泛光灯、应急灯等,以覆盖整个防护区域。照明设备应当能够提供均匀且充足的光线,确保施工人员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防护栏杆和其他安全设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和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防护水平将不断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帅,娄胜利,安静方,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安全现状及治理方法研究综述[J].四川建材,2023,49(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