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肖诗怡 潘青
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大竹县 63510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探究方法,经基础护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经人性化护理且进行安全隐患分析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入院进行基础护理后满意度为77.78%,组间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护理经过人性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安全隐患,可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人性化护理
骨科是临床的“大科室”,平日里骨科所收治的患者种类较多,患者所患的骨科疾病复杂多样,有些疾病危险紧急,有些疾病变化较快,但是骨科疾病有些共性特征,例如:创伤性情况严重,病程较长等,这些疾病特点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由此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为使骨科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配合有效的护理,但是临床护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对护理工作造成安全隐患,以此导致患者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次研究分析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就相关护理内容进行报道:
一、骨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因素
1、护理人员业务知识不强。通过相关研究调查我们发现,现在临床上有些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严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一些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只懂得一些表面比较肤浅的专业知识,而对于新的护理知识与技术却了解甚少。平时在对患者做基础护理服务的时候,只是严格按照医嘱实施,根本就不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护士在操作的时候,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全然不顾患者的感受,也不懂得与患者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隐患,给护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
2、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了解不全面。在众多的临床科室中,骨科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几率较高,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这样处理日常突发事情就变得比较顺利。但是目前临床上的骨科护士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只有少数具有法律意识,在面对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保护,大大增加了护理风险。
3、护患沟通不畅。骨科疾病多数会使患者的行动受限,一些患者担心这种情况会成为疾病的遗留问题,害怕以后都不能正常工作、生活,所以心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骨科患者常见的不良情绪有焦虑、恐惧等。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损害,不利于疾病恢复,并且可能还会使患者处于恶性循环中,最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取得沟通,运用有效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疏导与讲解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而使患者心境开阔,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资料和方法
1、患者资料。本次研究将该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探究方法。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女性为26/19,年龄分布22-64岁,平均年龄(50.3±3.5)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女性为28/17,年龄分布23-66岁,平均年龄(52.4±4.2)岁,以上数据经过统计比较可知,组间P>0.05。
2、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时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以及安全隐患分析,大致分为:安全隐患分析。内容①护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部分护理人员工作目标则是单纯完成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呈现粗鲁状态,在进行护理时无相应的耐心以及细节护理,擅自将护理程序减少。内容②无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并无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大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工作较为繁忙,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从而不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仅仅重视其显性表现,导致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产生问题。懈怠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问,回答问题简单化,并未主动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时注意事项,因此增加了纠纷事件发生率。内容③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对骨折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并未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更换,致使患者出现再次损伤。对患者实施包扎或者冰敷后,没有及时更换药物,交接班时仅简单介绍患者。人性化护理。内容①对护理人员的行为予以规范,加大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力度。应制定相关规范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再护理过程中不得出现不负责操作,在对患者实施正常护理的同时,对于其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细致回答,在交接班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确保其获取相应的护理[1]。与此同时,患者不应接触辛辣食物。待病情稳定后可实施相应的活动。指导患者家属增加陪伴患者的时间,缓解患者的不适心理。内容③完成手术后需要监控患者的身体指标,如果产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上报,并予以治疗。内容④创建安全环境。病房区域功能应科学划分,为了防止烫伤或者意外事件,电气以及暖瓶需要在安全距离外进行放置,并对电器功率予以限制,以免出现火灾。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自身的病房,为了防止滑到现象的出现,保证患者通过的走廊和区域无杂物堆放,将防滑装置放置在潮湿的区域,并标出标识。
3、评估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即将出院时需要填写问卷调查,此问卷调查则是对满意度进行调查。
4、统计学。观察组和对照组涉及的数据在计算时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后以P<0.05表示形成统计学意义。
三、结 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进行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后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入院进行基础护理后满意度为77.78%,组间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比例由表可知。
四、讨 论
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恢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疼痛知识,可以对其疼痛原因进行准确判断,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才能给予针对性疼痛护理。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耐心,在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时耐心安慰和指导,以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相应操作。此研究对骨科护理时的安全隐患予以划分,主要隐患事件为护理人员无良好的自身责任意识、无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及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进行良好的保护,特别是对于刚到院的护理人员实习生而言,因为无工作经验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极易产生安全隐患事件,与此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并为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护理行为以及态度并不细致,缺少护理规范性,在此时极易出现护患纠纷事件,以此产生风险。此外,少数患者由于其自身病情较为严重,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控制自身的情绪,或因为部分时段中其身体具有显著的疼痛感,进而影响自身良好的情绪。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研究中选择的人性化护理能够确保患者身心平和,并关心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其舒适程度,此外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科学规范其饮食方案,有利于病情恢复。观察组患者入院进行护理后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入院进行基础护理后满意度为77.78%,组间数据P<0.05。
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隐患事件,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归纳以及总结,并通过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佳琪.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226.
[2] 暴艳江.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4(2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