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黄娜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归朝镇百油小学 663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从具体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实践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明确指出了数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础,更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应对复杂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兴趣与综合素养。因此,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培养批判性思维: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良好载体。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在应对未来复杂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能力。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够通过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各种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2.2增强数学应用能力:数学不仅是抽象的知识体系,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2.3提升合作学习能力: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育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不仅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效果,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与人合作、互助共赢具有深远影响。
2.4培养创新思维: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是学生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3.1教学理念落后:尽管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保留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教师在课堂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这种方式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3.2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评价体系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倾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3.3课时资源有限:小学数学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复杂多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压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合理安排课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学习。
3.4教师专业发展不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4.1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统编教材中的“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分组讨论和操作中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将不同形状的蛋糕按不同比例切分,并计算其分数和小数表示,从而深化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4.2创新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通过对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全面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反馈和指导。例如,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综合评价他们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答案。
4.3优化教学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支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创造条件。例如,学校可以设立数学实验室,配备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具,组织数学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认识图形”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图形教具,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究图形成的规律和性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精神。
4.4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例如,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育专业讲座、教学研讨会和教学实践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5.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应对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体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7(6):1.
[2] 张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小学, 2017(11):1.
[3] 许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 2023(1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