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与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策略
李凤珍
山东省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 250101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包括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任务驱动等。然后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如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等。最后,提出了几点研究策略,包括设计合作性任务、营造合作氛围、给予适当指导、评价合作表现等,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合作能力; 培养策略
一、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一)小组合作
通常,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将学生分为 4-6 人的小组,这些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二)师生互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优化合作策略,提高合作效率。
(三)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通常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协作,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策略
(一)设计合作性任务
教师在设计合作性任务时,应该注重任务的挑战性和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首先,任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探究和解决,这样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的意愿。同时,任务还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留出发挥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增进他们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另外,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反馈和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协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总之,设计合作性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综合考虑任务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二)营造合作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首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交流环境。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表扬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动力。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三)给予适当指导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合作指导,帮助他们明确合作目标,优化合作策略,提高合作效率。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让他们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合作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接着,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作策略,如何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以及如何有效地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等。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优化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教师需要适时地观察学生的协作过程,并在合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指导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作指导,帮助他们确定协作目标,改进协作策略,提升协作效率,以实现协作学习的预期目标。
(四)评价合作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多样化的评估体系,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也要注重他们在协同学习中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激励。首先,教师需要构建多元的评估模式,不能仅仅依赖于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应全面考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的表现以及学习的态度等各个层面。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贡献度和合作表现;也可以设置学习反思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合作表现的评价和反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表扬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优秀表现,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习惯。总之,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尤其是合作学习方面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协作学习的优点,实施适当的研究方法,持续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育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 邱红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 2023(12):96-98.
[2] 李济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学, 2021(44):61-62.
[3] 竺宝林.数学课堂应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2.
[4] 杨宗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 2016, 13(24).
[5] 孔祥宁.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C]//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中国教育学会, 2018.
[6] 管学朋.浅谈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7] 陈宇.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研究策略浅析[J].读与写(上,下旬), 2020.
[8] 郑才花.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