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作者

李金凤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

摘  要:色彩作为美术教学的核心元素之一,对于小学生的视觉感知、情感表达和创意思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运用色彩,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是许多教师面临的挑战。基于美术的艺术特性,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使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辨识不同的色彩,并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审美素养;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丰富,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色彩教学需要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小学美术教师应不断革新自身的美术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色彩教学上,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感受并应用色彩,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生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色彩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色彩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通过教授和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学生通过学习色彩搭配、对比以及运用等基础知识,能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其次,色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运用是表达情感和构建作品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导学生如何选择和搭配颜色,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可以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表现能力。最后,色彩教学不仅仅关乎艺术本身,还涉及到科学、文化和历史等多个领域。学生通过色彩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还能够拓展对文化和历史的认知。

二、策略

1.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变化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逐渐被人们熟知,并且也被利用到现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色彩变化是一个神奇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单单靠教育者讲授,很多学生就会迷失自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两种颜色相互结合之后的变化,比如可以让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都往中间聚集,当两者慢慢融合的时候让学生观看颜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了不同颜色之间混合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形式也比较新颖,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后的时候,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比如自己回家用不同颜料调出不一样的色彩,通过不断的实践,那么他们就会慢慢掌握了色彩变化的一些规律,对他们认识色彩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2.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对色彩有兴趣

小至儿童大到中学生,游戏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最大武器。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结合一些游戏活动来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使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更好学习色彩和美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还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认知相符的活动,进而将活动的效果提升至最大。

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色彩的明与暗》的学习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进而逐渐认识色彩的明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找明暗”的游戏活动,进而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体会不一样的色彩明度所表述出不同的感觉。首先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游戏主题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彩色气球作为道具材料,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将一组六个颜色的气球摆放整齐,当老师说到在这六个气球中,哪个气球的颜色最亮和最暗时,让学生进行抢答,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了解色彩的明暗。最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比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出来。

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美术教学时,可以将色彩元素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掌握色彩美术知识。

3.注重色彩搭配的实践训练

色彩搭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和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色彩组合开始,比如红绿、蓝橙等对比色的搭配,让学生观察这些组合产生的强烈视觉效果,感受色彩的对比与冲突,再引导学生尝试更加复杂的色彩搭配,如渐变色、相似色的搭配,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如何使色彩和谐过渡,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除了基础的色彩搭配练习,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色彩搭配技巧。比如,讲解如何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来改变色彩的调性,以及如何利用冷暖色调的搭配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搭配的规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更大的想象力。

4.实践活动,激发创造力

在教学时如果只在教室里,学生的学习趣味会有所降低,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课外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述色彩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东西进行写生教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对物品进行仔细地观察,然后进行绘画。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将物品进行摆放,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画。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不同摆放位置下,物品所展现的也不同,绘画也会有差别。学生在绘画时可以自主学习绘画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活动是美术教学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色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特征,深入剖析学生对色彩的接受力和敏感性,教会他们辨别颜色的方式,让他们从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感知颜色,在感受无穷魅力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既能熟练地运用色彩,又能用色彩画出更加漂亮的蓝图,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思维。

参考文献:

[1]刘书贵.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文科爱好者,2023,(04):91-93.

[2]律攀攀.营造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