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陶亦婷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 215131

【摘要】大单元教学在当下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践行。新课标下,教师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为小学语文提质增效、学科育人、提升素养提供了良好支撑,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一、大单元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脱节

在引导学生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阶段。然而,部分教师未能充分传达这一转化过程的深层意义,导致学生可能逐渐丧失写作兴趣,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一现象凸显出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精准的教学策略和明确的目标导向来重新调整教学方案,确保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兴趣,同时深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在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应富于创新,避免过于单一。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集中精力于课堂阶段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活动前后的系统引导。这种偏重于课内直接教学的做法,未能全面覆盖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导致学生在理解作文要求、评估自身写作水平及修正方法方面缺乏足够的指导。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未能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潜在价值,从而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评价方式不完善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但目前评价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参与、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而这些难以通过单一的笔试测试进行评价。如在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都是重要的评价维度,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来衡量这些方面。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综合新课标与实际学情,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通常涵盖三个方面内容,即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拓展目标。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之前,需要综合新课标与实际学情,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目标的设定更为科学和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发展。首先,在制订大单元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充分了解其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期望。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在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紧密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确保教学目标既符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又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更准确地制定目标,使其既符合整体教学框架,又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设定有针对性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其综合素养。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和学科认知情况,为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二)聚焦核心素养,设计单元实践活动

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增强其体验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倡导教学实践性的当下,教师更需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不仅是优化语文作业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为学生搭建沟通生活桥梁的重要手段。

(三)大单元教学必须注重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第三步。教师要根据大主题和大任务整合多个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等进行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整合具有多样性,有的单元重在主题内容的整合,有的单元重在文本形式、文章体裁的整合,有的单元涉及多元化表现手法、艺术品格的整合,有的单元重在学习方式、课堂活动的交叉整合,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设计。

(四)注重单元教学评价反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评价带来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定期考试、作业评估、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其一,教师应设置与大单元内容相符的考试题目,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其二,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展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批改作业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结语:综上所述,在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深化课堂实践,细致入微地挖掘教材深层内容。教师要以大主题为引领、以大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评价为导向,整合多个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芳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J].新课程,2025,(05):121-124.

[2]王东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5,(05):67-69.

[3]白小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5,(02):49-51.

[4]陈钰文.大单元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25,(0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