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之花在阅读中绽放
冉玮
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习作教学堪称关键板块,对培育学生语言表达、思维构建及创造力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在高年段习作教学实践中,常面临内容空洞、语言平淡、写作技巧匮乏等棘手问题。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既能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又能为习作提供大量素材与优秀范例。探索把阅读与习作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助力高年段学生借阅读提升习作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习作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其中习作教学意义非凡,进入高年段,学生对写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可实际写作时却困难重重。阅读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能接触到各类文本,从经典文学到科普知识,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积累了丰富语言素材。怎样借助阅读突破高年段习作教学困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是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在阅读中积累丰富词汇
(一)引导学生关注好词好句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引导高年段学生关注文本中好词好句的重要职责。以五年级上册《松鼠》为例,文中对松鼠的描写——“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用词极为精妙,“玲珑”一词,精准刻画出松鼠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的模样;“帽缨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松鼠尾巴独特的形状,给人以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这类句子圈画出来,通过反复诵读、细致分析,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感受不同词汇在表达中的独特效果。当学生对这些好词好句有了深刻的感悟后,在自己进行习作时,便能自然而然地借鉴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还能逐渐掌握如何运用精准、生动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将不再平淡无奇,而是充满了感染力与表现力。
(二)开展词汇积累活动
为进一步助力学生高效积累词汇,教师可以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词汇积累活动,如定期举办“词汇分享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日常阅读中邂逅的好词好句分享给学生,并详细阐述自己喜欢这些词句的原因。以六年级上册《草原》中的语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为例,学生在分享时,能从“渲染”“勾勒”等词中,深切体会到草原景色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绝伦。
“词汇接龙”游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词汇积累方式,教师给出一个词语作为开头,学生依次说出以该词语最后一个字为开头的新词语,这种游戏形式既充满趣味性,又能极大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同时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记忆。
二、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
(一)分析文章结构布局
高年段的课文在结构布局上往往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他们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地组织材料、合理地安排段落层次的。以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为例,文章开篇先细致地描写了大典前会场的布置情况,让读者对大典的场景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详细叙述了大典进行时的各项议程,如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典的庄严与隆重;最后,描述了大典结束后群众游行的热闹场景,将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全文行文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通过对这类文章结构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自己的习作中合理安排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写作之前,学生可以先构思好文章的框架,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而让习作更加有条理,更具逻辑性[1]。
(二)学习修辞手法运用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使文章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以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这一句为例,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倭瓜以人的意愿,生动地展现出园子里一切生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氛围。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蝴蝶愿意落在花上就落在花上,愿意在空中飞舞就在空中飞舞”,通过模仿与练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逐渐掌握其运用技巧,为自己的习作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借阅读培养思维能力
(一)鼓励批判性阅读
高年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阅读。以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武松打虎这一行为是否值得提倡,是否存在更好的应对老虎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能够摆脱对文本的盲目接受,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疑问。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写作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模式,写出具有独特见解、富有个性的文章。
(二)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
创造性阅读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写、改写等活动,比如,学完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后,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生活在老北京,会怎样度过春节,然后进行写作。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课文中的描述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思出独特的春节场景和活动。通过创造性阅读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能够突破常规,大胆创新,在习作中,能将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其中,写出别具一格、富有个性的作品[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中,提升习作质量是一大挑战,但阅读可成为得力助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让学生从课文里学习结构布局以及修辞运用。此外,通过鼓励批判性阅读和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思维,针对高年段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助力学生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为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唐畅.小学语文中年段习作教学探究[J].科普童话,2019(02):117+119.
[2]古艳湘.模仿,让习作起步绿树成荫——浅谈中年段习作教学[J].教育界,2018(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