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外语测试与评价研究
吴冰洁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浙江金华 321200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外语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使命,然而,现存测试尚存不足,亟待改进。鉴于此,本文聚焦于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外语测试与评价,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测试与评价体系,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维度的发展水平,为高中外语教学提供有效反馈,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外语测试;外语评价;高中外语教学
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外语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对高中学生而言,具备扎实的外语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更为其未来的国际交流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深入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外语测试与评价研究,有助于提升高中外语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外语测试方法
(一)情境化设计测试任务
情境化测试任务设计对发展学生外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对特定情境下的知识进行积极构建,并通过把外语学习放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对语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应用,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1]。
高中英语测试可设计“旅游计划”这一情境化任务。假设学生需要为一群外国游客制定一份为期三天的北京旅游方案,内容包括景点介绍、交通安排和餐饮推荐。学生需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描述北京的著名景点,如故宫和长城。同时,学生还需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交通和餐饮。通过此类情境化任务,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英语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
情境化测试任务设计中需关注任务的真实性与实用性,任务的情景要从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来,使学生能体会语言在实践中的价值。如,在口语测试任务的设计上,可模拟餐厅点餐、机场问路、超市购物等实际情境,使学生用已学过的英语在仿真情境下进行沟通。
(二)考查综合能力
考查综合能力是高中外语测试中的一个主要目标,该理念来源于语言学习综合性强的特点。外语学习不只是词汇、语法方面的研究,涉及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结合应用,而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2]。
以高中英语测试为例,可以设计一份综合性测试卷,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卷分为四个部分:
1.听力理解:选取一段与美国时尚文化相关的对话,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作答,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及对美国文化的理解程度。
2.阅读理解:提供一篇关于美国历史的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以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写作:以“我心中的美国文化”为主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通过写作,全面评估学生在词汇运用、语法准确性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态度。
4.口语表达:设置实际场景,如在美国餐厅与服务员沟通,要求学生进行现场口语展示,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种全面的评价方法能够全方位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各项技能的协同发展,而非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进步而忽视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外语评价
(一)评价主体和途径多元化
指向核心素养的外语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途径多元化,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不谋而合,它强调评价已不只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而应是一个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多元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父母和同伴。教师评价专业性强、权威性高,能客观地分析学生学习成果;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家长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个不同的认识[3]。
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不仅要关注语言表达和语法错误,还应重视内容和情感的呈现。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自主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例如观点是否鲜明、结构是否合理。此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每位同学对同伴的作文提出评价和建议。家长也可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孩子完成作文后给予鼓励,并与孩子共同探讨作文内容,指导他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这种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融合
指向核心素养的外语评价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帮助其调整学习策略;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在学期中,教师可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以及小组项目参与度评价等多种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小组讨论参与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阶段性的小测试,如单元测试、口语测试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展,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计划。
在学期末,教师可以采用期末笔试和口语考试两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能够有效规避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性,既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又注重学习结果的检测,有利于学生外语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外语测试与评价研究对高中外语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有利于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视野的形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思维品质好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相关研究,以便外语测试和评价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冠兴,刘坚.立足素养 面向未来 深化高考外语测试改革——从40年来高考英语阅读测试的衍变谈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01):81-90.
[2]封葑. 从2024年秋季招生起 九区合并作为一个整体招生区域[N]. 沈阳日报,2022-01-08(008).
[3]李成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外语测试效度验证框架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0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