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与德育教学的结合

作者

司沙沙

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素质教育全国普及,伴随着素质教育而来的是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还能通过声音和旋律传递出深层次的道德价值观。因此,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立德树人;德育;策略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将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的成长就可以看做是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充分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借助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看到教师和长辈时能够主动问好,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借助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策略

1.改善教学氛围、转换师生角色,营造“共育”环境

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学科特色,以美妙、灵动、活泼的形式创建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还能通过音乐自身的心理净化、精神启迪和疗愈效果帮助小学生们舒缓学业压力、集中注意力、改善思想和行为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现实生活提供有助于未来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

例如:在学习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上去高山望平川》这一音乐欣赏内容时,音乐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丰富的视频和音频等感知觉刺激形式,让小学生们的心中形成立足于高山之上俯瞰万里平川的豪迈景象,在孩子们心中植入奋发图强、励志拼搏的意志力种子和向上精神。其次,音乐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一同讨论这首青海民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并自由畅想一下,如果自己立足于高山之上俯瞰一望无垠的平川,最先映入眼帘将会是什么?最后,音乐老师可以让同学们闭目欣赏歌曲,并且,在歌曲结束时,介绍我国的国花“牡丹”,帮助同学们在心中构建牡丹花的形象,还可以在欣赏活动结束后自行绘制。以此形式,让同学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心理教育内容,帮助小学生们在音乐环境的熏陶和净化中,拥有更为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具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等功能,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中感受到爱与关怀,进而培养其更广泛的道德意识和品质。这首歌曲以小乌鸦的爱和反哺之情表达了对妈妈的深深感恩,这种情感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亲情的珍贵与重要性。通过参与歌曲演唱和理解歌词内涵,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自己对家人的情感表达,还能够增强对家庭、亲情的认同感,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关心、尊重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关注音乐课程鉴赏,有效渗透音乐文化历史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中,大多数的音乐课程鉴赏部分都包含了很多德育内容,能够助力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鉴赏的作用,结合乐曲的创作背景和生活背景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作品的形式不同所以作品的主题也不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深刻含义,才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感悟。教师可以尝试纳入传统民族音乐,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保障小学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爱我中华》这一音乐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渲染学习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知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人们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构建和谐的大家庭。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4.借助小组合作开展,加强德育教育渗透

伴随立德树人理念提出,意味着当前教学应实施改革,并注重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成为日后社会所需人才。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也应及时优化教学模式,并从不同方面着手,探索德育教学实践策略。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且精力旺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开展小组合作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根据重点知识给予小学生点拨,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一方面能加强课堂互动,让氛围更活跃,另一方面则能促进小学生积极讨论与共同探究,使其通过合作更好的理解、掌握音乐知识。也能以此对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渗透,使其受到正确引导,在良好教育下得以不断进步。

例如,在《狮子舞绣球》一课,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吸引小学生专注于学习,借此加强德育教育。比如:本课以迎新春为主题,歌曲欢快、活泼,且舞狮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电视中也极为常见。教学开展中,教师可将小学生合理分成多个小组,并播放歌曲,让他们认真聆听。从歌词着手,回顾自己熟悉的生活,联想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活动,引导小学生合作讨论与探究,分析舞狮有什么特色,绣球作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又有哪些特点。教师可鼓励小学生表达各自观点,最后根据各组讨论成果给予针对性讲解,可适时渗透热爱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加强认知,了解传承与弘扬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价值。这种新颖教学模式会让小学生掌握好知识,可保障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完善现有的德育教学结构,关联学生具体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创设教学环境,精心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走进音乐课堂中,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培养学生对国家与对民族的情感,继而最大化地获取德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妍.让德育的种子在音乐中成长——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元素的实践[J].读与写:中旬,2021,(3):0239-0240

[2]谢光慧.试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