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

作者

刘伟

天津市蓟州中学 邮编:301900

本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十四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YJS27048)的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的融合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特别是在问题导向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习兴趣。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如何将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有效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研究发现,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问题导向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在互动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提升整体数学素养。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该教学策略的建议,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教学策略;实践探索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练习”的模式,通过传授知识点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真正理解和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多媒体以及各种教育软件和平台的普及,数学教育也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在这种背景下,问题导向教学(PBL)作为一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BL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与信息技术融合后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融合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为如何优化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逐渐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利用多媒体、互动白板、数学软件以及网络平台等工具,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具体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通过图形、动画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同时,信息技术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查找资料、进行协作,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知识传递和思维碰撞。

然而,尽管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导致在课堂中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不高。其次,信息技术虽然能够丰富课堂形式,但如果过于依赖技术工具,可能会让教学活动变得形式化,缺乏深入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问题导向教学有机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问题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问题导向教学(PBL)作为一种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讨论和分析,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PBL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PBL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查找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其次,PBL强调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与分享,能够集思广益,拓宽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PBL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为问题导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使用先进的数学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并且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实时交流与讨论。

三、信息技术融合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数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例如,利用几何绘图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问题,或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处理统计和概率问题。通过这些工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其次,在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市场调查数据、社会现象分析等,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解决。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避免学生感到数学只是抽象的公式和定理。

四、信息技术融合下的问题导向教学实践探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显著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方式。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问题导向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一次关于函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数学软件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函数图像,并提出了一个关于函数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工具分析并求解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函数图像的绘制,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并交流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找出了问题的最佳解答。

五、结论

信息技术的融合为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问题导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教师的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的创新,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在问题导向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蒋晓荣.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课程整合设计[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21):97-99.

[2]刘爱丽.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15):125-127.

[3]丘炳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深度学习融合的实践[J].学园,2024,17(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