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提升策略研究
冯俊铭
吉林工商学院经贸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2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如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的协同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剖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策略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学习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信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可以学会正确看待利益、竞争和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二)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当下,电子商务行业宛如一部高速运转的创新引擎,发展势头极其迅猛。短短数年,直播带货异军突起,跨境电商蓬勃拓展,新技术、新模式不断迭代,这也使得行业对人才的“筛选门槛”持续抬升。在这般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电商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在信息技术深度赋能教育的当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极大地拓宽了育人视野,丰富了育人内涵与多元路径。电商专业知识与网络思政元素紧密交织,让专业知识不再空洞,切实提高了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借助电商专业贴近网络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特性,思政教育得以扎根现实案例,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枯燥,增强了针对性与吸引力,全方位提升高校整体育人质量。
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不足
在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时,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倾注于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实操技能的训练上,一心只为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本领,却在无形之中忽视了思政教育这一关键环节的融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偏离了高校育人的初衷。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虽然网络上存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这些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教师未能有效筛选和整合资源,使其与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领域,许多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网络思政资源的巨大价值,缺乏主动筛选、整合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
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愈发凸显出其局限性,难以契合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思政课堂上,部分教师依旧因循守旧,固执地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会逐渐磨灭,而且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无法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四)教师的网络思政能力有待提高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一些教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部分教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他们的观念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然足够,无需借助网络平台拓展教育空间。他们没有意识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依旧将思政教育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网络思政的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难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提升策略
(一)强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第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教师应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原则、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等。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和要求,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
(二)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应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平台上获取相关资源,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络思政学习平台和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判断能力。第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提升教师的网络思政能力
第一,加强培训和学习。高校应建立常态化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网络思政能力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专业提升活动,让教师接触前沿理念与实操技巧。教师自身也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专业书籍及应用案例,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确保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第二,开展教学研究。高校应设立专项激励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引导他们立足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挖掘行业真实案例,探索与之适配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电商人才筑牢根基。
四、结论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提升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提升教师的网络思政能力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凌琦.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4.DOI:10.27787/d.cnki.ghrbs.2024.000024.
[2]熊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DOI:10.27414/d.cnki.gxnju.2021.000231.
[3]朱晓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5,(06):37-39.DOI:10.14013/j.cnki.scxdh.2025.06.047.
作者简介:冯俊铭(2001.3—)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2022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营销、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