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张卫华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小学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深入探究“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统编版教材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作业设计需紧密结合政策要求,注重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双减”政策实施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作业量过大,负担过重
长期以来,小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其中作业量过大是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二)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如抄写生字、词语、句子等。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作业形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不同,但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往往忽视了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这导致部分学生感到作业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部分学生则感到作业过于困难,难以完成。这种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统编版教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等。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调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版教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排。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元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三)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统编版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创新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作业设计策略:
(一)重视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好书,丰富语言积累。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推荐优秀读物:教师可以结合统编版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如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这些读物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开展读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读后感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指导读书笔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中的感悟和思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加强随文微写,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加强随文微写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微写作任务,如仿写句子、续写故事等。这些任务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注重写作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提供范文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鼓励创意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多样化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如调查报告、手工制作等。这些作业既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跨学科作业: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设计跨学科作业,如结合科学课程进行科普写作、结合美术课程进行绘本创作等。这种跨学科作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趣味性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如谜语竞猜、成语接龙等。这些作业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四)实施分层作业,尊重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难度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任务。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下完成作业任务。
2.时间分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完成情况对作业时间进行分层要求。对于学习习惯较好、完成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对于学习习惯较差、完成速度较慢的学生,则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任务。
五、案例分析
以下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
(一)课后习题当堂完成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为例,该课的课后习题包括“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和“抄写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想象画面,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挑选和抄写优美的句子。这样既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习题,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二)拓展性作业趣味化
以《花的学校》一课为例,该课主要描写了花儿们的学校生活。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拓展性作业:“想象一下,如果花儿们也有学校,他们会学什么?他们会怎么玩?请你画一幅画或写一篇短文来描述一下。”这样的作业既有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以《不懂就要问》一课为例,该课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一是让学生搜集其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进行分享;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关于“勤学好问”的短文;三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张关于“勤学好问”的手抄报。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分层作业的弹性化
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为例,该课主要描写了秋天水泥道上的美景。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一是基础题,要求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背诵;二是提高题,要求学生仿写一篇描写秋天美景的短文;三是拓展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既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下完成作业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六、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提出了重视课外阅读、加强随文微写、设计多样化作业和实施分层作业等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露.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思路 [J]. 教育研究,2023(5):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