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价值融合的策略探究
张玮彬 邓茹茹
海南师范大学 571158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扎根社会,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环节,其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显得愈发重要。当下,我国正步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强化党的建设的深入发展阶段,如何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贴合时代价值,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热议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力求思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时代需求,以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时代价值;融合
在当今时代洪流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与时代价值的融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国家的未来栋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价值不断变迁,如何将这一变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之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价值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融入不够深入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时代价值的融合尚存差距。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大学生对于时代精神的领悟与内化尚显不足。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如何将时代价值深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之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导向。
(二)资源配置不足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出一定的不足。这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的数量上,更反映在质量与多样性上的欠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但现有的教育资源往往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资源配置的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空间,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价值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高等院校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着重关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与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应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高校还需加强价值观的引领,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确人生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牢靠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有为之才。
举例来说,高等教育学府应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进教学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深刻体会到时代的价值导向。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更是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的人生道路点亮一盏明灯。这样的教育氛围,无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在知识汲取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切把握时代精神的精髓,这种领悟超越了单纯的理论学习。通过亲身实践,他们不断在真实情境中锻造自我,使个人成长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不仅深化了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也促进了自我能力与价值观的同步提升。
(二)创新教育方法
高等院校当不断探索并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路径,以提升教育的品质与效果。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理解学生群体的特点与需求,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尝试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此类创新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他们的投入程度。同时,它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变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确保他们在知识与实践中都能获得正向的引导与启发。
举例来说,高校可以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活动可以围绕社会热点、历史传承、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同时,加强实践育人的力度也至关重要。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时代的脉搏,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类实践经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与崇高使命感,还能在实践中锤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此类亲身投入的体验,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成长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或工作场景中挑战自我、砥砺前行。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能在实际情境中不断试炼与自我提升,这种经历无疑对他们的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优化资源配置
各类院校应当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能。这意味着,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充分的支持与保障。通过提升教育设施、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致力于构建一个无差别的教育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教育不仅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培养他们勇于承担时代使命的精神。通过公平的教育机会,我们期望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有担当、有远见的社会栋梁。
举例来说,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讲座、文艺演出、学术论坛等,以及精心打造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景观,如主题雕塑、宣传栏、荣誉墙等,来传播时代价值观念,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与博物馆、纪念馆、知名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类结合,能为学生构筑更宽泛的知识探索舞台,促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深刻体悟时代精神的内涵。此外,这种合作显著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成效,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了知识与实际情境的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全面地把握并践行时代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确保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三、结语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价值相融合,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这一任务要求教育者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保教育内容紧贴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需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与效能,也是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时代价值,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静洋.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育人体系的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295-301.
[2]侯羿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路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4):12-16.
[3]王萌.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及其培育路径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3,41(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