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新能源开发管理能力
陈细泳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市场开发处 福建省 宁德市
摘要: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这个领域。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政策也是吸引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要求,引领中国核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做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和“双碳目标”的先行者。通过创新优化、系统思维,将着力推进示范快堆其它厂区地面光伏、屋面光伏、光伏廊道、温排区渔光互补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场景,积极探索建设光、储、充一体化车棚、厂区智慧路灯等,优化用能结构,多维度建设“绿色厂区”,实现核能与非核清洁能源耦合,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强劲引擎。
关键字:光伏;新能源;提升管理;
1.主要做法
鉴于快堆发展大背景下,公司后续将紧密围绕“新核电厂址开发,核能多用途利用、非核清洁能源开拓”,谋划公司可持续发展之策,坚持融合发展,立足示范快堆工程建设,着力拓展市场空间,推进扩建厂址前期开发工作,实现中国核电在霞新能源光伏项目零的突破、示范快堆厂前区光伏利用、积极探索核能余热综合利用和核电温排区渔光互补项目可行性等。通过创新优化、与市场行情竞争对标、与兄弟单位同行学习借鉴、拓展新能源开发市场,充分利用示范快堆核能自身优势,实现“核能+光伏”新能源未来3-5年内,为中国核电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开发指标。
1.1成立新能源开发项目管理专班
为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拓展非核新能源市场,落实三明、宁德地区新能源项目投资机会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加强处室全员对新能源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工作执行力,促进管理规范化,持续提升新能源开发工作水平。市场开发处专门编制处室级新能源开发专项职责分工和工作方案,根据每个员工职责分工,定期梳理并组织开会讨论制定行动项,对潜在有望落地的新能源项目进行专项负责推进,高效推动项目,专班领导处室第一负责人亲自挂帅督导协调。
1.2做好地方新能源市场行情调研工作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调研地方政府支持霞浦核电示范快堆配套产业在霞发展,掌握地方政府推进储能技术装备研发和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对地方重大企业,如涉及到风能、太阳能多能互补的新能源重大项目有效进行互动交流,掌握项目动态,提前建立项目合作契机。
1.3强化政策解读及法律法规意识
通过对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制度、政策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掌握国家后续对新能源发展的趋势。首先,提倡优质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员工参与地方政府发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作用。其次,加强与当地政府的互动,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发展需求,通过党建共建方式,融入其中,巩固政企之间关系维护。最后,定期收集省、市、县三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最新相关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文件,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高效及时掌握项目信息资源等。
1.4对标先进新能源开发单位,学习新能源开发管理模式
对标华能公司在霞注册的新能源开发公司,借鉴华能公司在地方新能源业务开发较好的项目,学习管理模式,优化思维,提升后续开发思路。“学”先进“找”差距,通过对标华能公司学习,编制了新能源开发宣传手册、统一了对外宣传口径、制定了“多条件”开发合作协议、掌握了“光伏一体化”大思维理念等。
1.5开展新能源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集中参加“光伏集训营”进行培训,对《光伏开发前期行政许可批复》、《新能源开发洽谈技巧》、《新能源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核能+光伏能源耦合优化思维》等课程进行学习,触类旁通,整理完善核电新能源开发思路:核能+温排区渔光互补、示范快堆厂前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核电进厂路集中式光伏、核电取水口岸坡光伏等等,各种新能源开发模式打开新眼见,促使系统思想聚效,极大提高后续新能源开发思路。
2.取得成效
1.1中国核电新能源在霞首个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装机容量为2000千瓦,年发电量约216.6万千瓦时。项目高效利用渔洋里施工营地生活区屋顶及部分停产车区域空余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建成后所发电量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方式。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00.92吨,每年减排CO2约1941.1吨,减少SO2约58.4吨,NOx约29.2吨,灰尘约529.6吨,相当于多种植约1400棵树,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项目建成还有效盘活了渔洋里核电施工营地生活区屋顶空余位置资源,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率,多方位打造“绿色小镇”。
该项目并网发电,一是为中核集团、中国核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拓张新能源产业贡献了力量;二是标志着中核正式打破闽东地区新能源开发的地方保护壁垒,为中核打入闽东地区新能源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为霞浦核电开发新能源工作打造了试点,为后续进一步开发闽东地区新能源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1.2中核周宁青山钢管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
青山钢管8.3MW分布式光伏项目于2023年初启动,项目资源竞争激烈、推进困难。公司迎难而上,组建党员突击队全力支持中核汇能对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商讨最佳报价策略,促成了项目合作协议签订,最终实现项目顺利开工。青山钢管光伏项目是公司继2022年渔洋里光伏项目建成后,在宁德地区开发的第二个光伏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公司拓展宁德地区新能源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总结
核能作为目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煤电基荷、最为稳定且经济性较好的清洁电源,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示范快堆建设和快堆产业联盟优势,有序推进“快堆+”项目落地,挖掘商用百万快堆在供汽、海水淡化、制氢、制冷、园区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打造快堆多用途产业链,不仅能扩大核电装备、核技术应用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规模,还可以有效带动福建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助力福建省核电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新能源产业创新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新能源研发,2022.
【2】李俊峰.中国新能源开发能力评估与提升策略【D】.市场管理体系,2023.
【3】孙宏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开发能力融合路径【J】.数字化技术,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