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国企思政工作传播策略
王照仁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影响。通过教育和培训,互动通信,数据分析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实践,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的效率,智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的传播渠道,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它系统全面讨论了传播渠道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转型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的传播效率,为数字时代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动机和政治保障。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国企思政工作;传播策略
国家资本的载体便是国企,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重任。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球化的潮流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在推动着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对国有企业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不仅仅要在经济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承文化,引导舆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对党员进行教育,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数字时代,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这既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文章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数字经济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在各方面的现实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优化传播渠道
(一)整合传统与新媒体渠道
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优势,促进两者的深度结合。企业的内部报纸、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其内容深度和权威性都很高,可以深刻地阐释思政理论,为员工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新媒体的优势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国企要不断巩固、健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渠道,优化版面设计,丰富内容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渠道的投资和建设,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将思政工作动态、政策解读等内容进行及时的发布,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与此同时,要注意各渠道的协作与协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模式,让思政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向员工传达,满足员工的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需要。
(二)打造企业专属的数字化平台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国企可以建立专门的数字平台,把思政教育内容、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结合起来,为员工提供一种一站式的服务。比如,在企业内部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设置了思政课程,在线测试,讨论群等功能。企业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地点学习思政知识,并通过在线考试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查,并在群内与其它员工进行交流。通过建立专门的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水平,在员工的学习数据和反馈的基础上,对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准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员工的多元化学习需要。
二、创新传播内容
(一)内容的精准定制
利用大数据分析员工的年龄、岗位、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准确地掌握员工的个体需要,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量身定做。不同年龄层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思想和要求,青年员工的思想比较活跃,他们能够很好地吸收新的东西,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时代感和趣味性,比如通过短视频、动画等方式来进行思政知识的宣传。而年长的员工则会更加关注深入的理论与系统。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技术岗位上,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动向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与科技创新、职业道德有关的思政教育;对管理岗位的员工,主要进行了领导力、团队合作等思想教育。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增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
(二)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拓展
数字时代的思政工作,除了要覆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基本知识之外,还要对社会热点、行业发展动态和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国企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来进行专题讲座和网络直播,开阔员工的眼界,增加员工的知识面。比如,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聘请经济学者为员工讲解,让他们明白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同时,结合新技术和新趋势,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做专题报告,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同时,对企业内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进行深度挖掘,把它们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吸引力,使员工从身边的榜样中获得力量。
三、转变传播方式
(一)互动式传播
通过广泛的互动沟通,使员工更深入地参与到思政工作中来。通过开设网上讨论话题,开展知识竞赛,举办主题征文等形式,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员工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思政内容的了解和理解。比如,在企业微信公众号上,就“我对企业发展的意见”进行了探讨,引导广大员工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发展思想融入到企业的建设中,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讨论中,员工不但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可以从别人的意见中得到灵感,加强了员工的参与,加强了企业和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创造了一个好的企业环境。
(二)可视化传播
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直观的方式,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直观的内容,增强了信息的传递能力。通过对党的历史和企业的发展历程,开发思政教育的微视频,使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思政教育。比如,制作一部有关企业的创业过程的微视频,将企业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遇到的难题和挑战都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对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构建具有沉浸性的思政体验情境,增强思政的感染力和感染力,使企业员工有一种置身其中的“身临其境”感。
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对数字技术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国有企业要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和引进,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对外交流和聘请专业人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数字素质和能力。校内培训可请数位专业人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在对外交流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到其它优秀的企业进行访问,从国外先进的数字思想政治工作中汲取经验。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引导思政工作者积极地进行数字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对在思政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表彰、奖励,为实现“数字时代”的思政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通过优化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内容,转变传播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企要继续对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重视,对思政工作的沟通战略进行持续的研究,结合企业本身的特征和员工的需要,对各类数字化工具进行灵活的使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坚强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调整战略,将我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国国企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