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

符瑞欣

河北省武安市武安镇西竹昌小学 0563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课标为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新方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涉及众多跨文化交流、团队协作等内容,这些都为亲社会行为培养提供了契机。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打破学科教学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社会情感技能的同步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英语教学;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路径

引言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被赋予了更多元的使命。亲社会行为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部分,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关注点。新课标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亲社会行为涵盖合作、分享、助人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意义重大。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这一平台,探索亲社会行为培养路径,不仅能丰富英语教学内涵,更能助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交往观念与行为模式。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从教育本质而言,其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关乎学生未来的社会融入与人际交往质量。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塑形期,英语教学提供了跨文化交流、多元思维碰撞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培育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合作共享的意识,这不仅契合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更能为其未来参与全球化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社会性基础,助力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影响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因素

(一)教材内容与亲社会行为素材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有着直接影响。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若其中亲社会行为素材匮乏或呈现方式单一,将难以对学生产生有效引导。部分教材在内容选取上,侧重于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对亲社会行为相关主题涉及较少。即便有相关内容,也多以简单文字描述为主,缺乏生动案例与情境创设,难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感知亲社会行为的价值与意义,限制了亲社会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培育。

(二)课堂氛围对亲社会行为养成影响

一个压抑、缺乏互动的课堂环境,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滋生。若课堂中教师主导性过强,学生参与度低,缺乏自由表达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容易形成孤立学习的模式,难以培养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相反,积极活跃、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能为亲社会行为提供适宜的生长土壤。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展现亲社会行为,通过互动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差异,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逐步养成。

(三)家校合作对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影响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场域,若二者缺乏有效沟通与协同,将削弱亲社会行为培育的效果。部分情况下,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推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但家庭未能给予相应支持与配合,导致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接受不一致的教育理念,行为表现出现矛盾。反之,若家校紧密合作,在英语学习与生活中共同强化亲社会行为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则能为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路径

(一)基于教材挖掘亲社会行为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英语教材深度挖掘亲社会行为教学内容,是培育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教师需以敏锐视角剖析教材文本,探寻其中蕴含的亲社会元素。例如,在涉及校园生活、家庭活动等主题单元中,可提炼出合作学习、关爱家人等行为素材。通过拓展文本内容,创设丰富情境,将亲社会行为教育融入词汇、句型教学过程。如在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词汇时,引导学生分享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时刻,渗透关爱家人的理念。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场景,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使亲社会行为教育自然融入英语教学环节。

(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亲社会行为实践

教师可采用项目式学习法,围绕特定英语主题,如“环保行动”,组织学生分组开展项目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制作英语海报、进行成果汇报,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合作能力与沟通技巧。游戏教学法也颇具成效,设计“英语互助接龙”等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帮助完成任务,强化互助意识。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处理人际问题,学会理解他人、解决冲突,切实将亲社会行为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营造亲社会行为培育的课堂环境

营造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培育的课堂环境,能为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良好氛围。教师应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与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布置上,增添亲社会行为主题元素,如展示合作成果的展板、张贴鼓励互助的标语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合理分组,确保学生在不同团队中学会与他人协作。教师以身作则,展现关爱、合作等亲社会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让课堂成为培育亲社会行为的温暖场域,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自然生长。

(四)针对学生差异开展个性化培育策略

鉴于学生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个性化亲社会行为培育策略至关重要。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与家庭背景不同,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在英语活动中为其安排相对轻松的合作任务,逐步引导其融入集体,增强社交自信。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亲社会项目,如组织英语志愿者活动,培养其领导能力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观察、评估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制定专属培育计划,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亲社会行为都能得到适宜发展。

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路径意义深远,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亲社会元素、创设互动情境以及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等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教师需持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将亲社会行为培养融入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具备良好亲社会行为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文倩.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路径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4,(12):55-57.

[2]简佳丽.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以“MyFamily”为例[J].新课程,2024,(35):143-145.

[3]李晨晗.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24,(4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