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作者

贾小勇

乐山市第二中学

摘要:在当下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中,高中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片面发展,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综合性的需求。因此,如何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乃新教改之精髓,注重学生全方位成长,涵盖知识技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元层面。在数学领域,核心素养具体展现为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技巧、数学运算功底、直观想象空间及数据分析敏锐度六大要素。锤炼这些核心素养,既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领悟数学知识,更能深化其数学思维与解题策略,为日后学习与生活构筑坚实基石。

一、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含文化理解、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不是通过单一的课时教学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时时时联系之前的知识以及之后的知识,将知识进行结构化,这有助于学生审辩思维素养与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沟通素养与合作素养。

(二)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为教学基本单位,打破了传统以单篇课文或单个知识点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分析、整合与重组,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规划。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线、知识面、知识网,从而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课时教学往往会造成知识点的割裂和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相结合,用整体视角去看待部分内容,避免了知识的琐碎化。同时,大单元教学还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与表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教师实践表明,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原本需要十几个课时才能讲完的内容,现在只需8课时就能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制定明确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在“函数”大单元教学中,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等知识,更要让学生从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角度,理解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学会用数学符号和语言来抽象概括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例如,通过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如对称轴、顶点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性质与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从而培养其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借助小组合作模式,有效开展大单元教学

小组合作模式作为大单元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策略,在“统计”大单元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统计知识并培养其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本校学生身高分布情况”的实践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与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工具来描述和分析数据,还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的力量以及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交流、互相启发,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统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世界、解决问题,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析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这包括明确教学的主线、找到各个环节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只有理清了教学思路,教师的教学活动才会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在“导数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以及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等知识点是教学的主线。同时,通过揭示导数的数学内涵,即定量刻画函数的局部变化、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导数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际情境反映导数思想和本质,如通过探究瞬时速度中导数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导数几何意义的认识。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贯穿大单元教学全过程

教学评价作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对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立体几何”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精心构建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对几何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直观想象这一核心素养的评估。为此,创新评价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考察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认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或描述,准确地绘制出空间图形的直观图。这一评价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理解程度,更深入地考察了他们的直观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这一过程,教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对几何概念的理解、空间观念的构建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等。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教学成效,也为后续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了有力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革新,更是对未来数学教育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的深度整合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旨在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化、情境化、探究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3):191-193.

[2]王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华夏教师,2024,(1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