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造可预之机 引领凤凰涅槃

作者

张蓉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400700

摘要:中职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出现各种问题,本文以个例的形式,通过分析案例学生的行为因素,深掘原因,探寻解决的方法,形成相应的管理育人模式,形成中职班级教育管理的育人之道。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育人案例

案例:小李同学是一个温婉文静的女孩子,手上却有着恋爱的伤疤,今天的淡然是用成长为代价的。小李小学时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和外祖父母生活,主要有外公外婆抚养。由于母胎传染,小李有先天性丙型肝炎(经过校医请医院评估入学)。初三时早恋失败,导致重度抑郁,有自残行为,成绩一落千丈,没考上高中,经过她母亲的积极劝导,她配合治疗,顺利到我校上学,高一入校,她对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不与同学交流,喜欢阅读,虽然成绩比较优秀,但经常迟到,经常画着浓妆,与其他班级男同学一起玩耍。将她的情况上报学校,由心理老师建档,跟踪管理;高二上学期开学不久,她的母亲癌症去世了,她的监护人主要是她父亲,但是她和父亲的联系很少,依然和外祖父母居住,在家校沟通中,思考后续教育......

一、原因探究

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多发于家庭、学习、人际交往,小李同学前期的心理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家庭

小李的原生家庭父母离异,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指引,对父母的情感需求较隐秘,但是却会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父母的关注。外祖父母不能替代亲生父母,在家庭这一块,小李同学的情感获得是缺失的,这与她后面早恋有直接关系。

(二)学校

小李所就读的初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学生感觉学习有较大的压力。另外,初中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异性感到好奇是正常的,学生私下偷偷谈恋爱的情况时有发生,学校防不胜防。

(三)社会

现在社会的信息更新很快,基本上是无差别面向各类人群,很难控制中学生接触社会信息,尤其是社会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造成学生不爱学习、早恋、心理困境等等。

(四)个人

从小李初二的成绩来看,小李本身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但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加上身体原因,小李内心缺乏安全感,在比较优秀的男孩子向她示好时,她容易被感动,这一点很容易造成她早恋。

二、模式构建

结合中职学生心理困境的处理方法,将解决模式构建为“四主四环”模式,如图1所示。“四主”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环”借鉴中医望、闻、问、切四步,即观察个人、了解家庭、问清原因、切实行动。

三、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望

观察小李的行为,试着了解她的思考和心理。这个环节是持续性的。

(二)闻

和同学、老师了解她的表现,反推她的心理。这个过程也是持续性的。

(三)问

在充分观察学生个体和了解事情经过后,通过与家长有效沟通,找到切实的原因,稳定家长情绪,以便于后期开展育人工作。并与监护人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

(四)切

1.上报学校心理咨询师

在心理老师那里建立台账,由心理老师约谈,了解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休学就医。

2.市区级心理管理平台建档

利用社会力量辅助心理教育,在市区级心理管理建档以后,多方监管。

3.专业治疗

如果确证为重度抑郁,则必须有专业医生治疗;建议小李接受肝病专业治疗。

4.定期谈心谈话

在病情可控前提下,班主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并做好台账记录。

5.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

找到自身的闪光点,确定小目标,逐一实现目标,增强自信。

1)鼓励担任班委

小李英文发音很标准,高一时,鼓励她担任英语科代表,增加她在班级的存在感,促使她和其他同学和老师交流;高二时,因她在高一学年的成绩排名第一,班委提议她担任学习委员,希望提升全班学习,也期待她提升班集体责任感。

2)鼓励小李参加征文、演讲比赛

小李喜欢阅读,鼓励他参加中华魂征文和演讲比赛,希望她能丰富课外生活。

3)鼓励小李担任班级活动策划和主持人

为了提升小李的班级归属感,让其担任班级活动策划和主持人,充分发挥她的特长。

四、实施成效

(一)小李个人成绩

经过多次与其家长沟通,和小李谈心谈话,小李慢慢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希望考大学,同时也明确了早恋的不利影响,改变着装,努力学习,她妈妈过世以后,小李思想成熟了很多,更加努力了,成绩一直保持第一名,2023年底,征文获得区二等奖,演讲获得区一等奖,2024年获评区“五好学生”,并积极参与2024年的征文、演讲比赛。

另外,随着年龄的成长,经过治疗,小李同学的丙型肝炎病情得以控制。

(二)小李对班级的带动

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和英语课代表,班级各科成绩均有上升,尤其是英语。如图2所示。

五、反思与愿景

(一)反思

中职学生心理困境的类型有很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但只要抓住机会,为学生提出可预见结果的机遇,以结果为导向,指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就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同时也要明确:教师不是医生,作自己能做的事情,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作。

(二)愿景

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学生的身上是她的社会关系、家庭环境、个人足迹的体现,为学生创造机遇,帮助学生抓住机遇,心理困境的学生也将涅槃。

参考文献:

[1]袁雪冰, 杜向琴. 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模式的探究.Advances in Education 14(2024).

[2]陈文娴.“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研究[J].中文信息, 2017, 000(008):176.

[3]谯立军.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